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滥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吗?野史趣闻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皇帝的经历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也是最令小编敬佩的。这两位皇帝分别是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和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此二人都是从社会下层经过不断奋斗,而最终逆袭成功而终成帝业的。毫无疑问,这是二人的最大共同点。然而,这两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在对待开国功臣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二人各自是怎样对待开国功臣的呢?
刘邦
首先说一下汉高祖刘邦对开国功臣的政策。这一政策可以用“同姓封王,异姓封侯”来概括。刘邦称帝后,大封开国功臣。据统计,刘邦分封的西汉开国功臣总计143人。其中,除了宗室大臣外,刘邦共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刘邦基本没杀一个西汉开国功臣。但是,有人说刘邦大杀功臣,比较典型的是韩信之死。其实,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时,刘邦征询了满朝公卿的意见,竟然没有一人对韩信谋反一事表示质疑,就连萧何,这个韩信的恩人,也认为韩信谋反属实。大家一致认为应当立即发兵讨伐韩信,可以看出韩信是什么人。并且,杀韩信的是吕后也不是刘邦。
在小编看来,其实历朝历代只有西汉对开国功臣是最好的。西汉开国功臣几十列侯都坐到汉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职位,所以称汉初布衣将相。刘邦的豁达大度,不是别的开国皇帝能比的。可以这样说,西汉143位开国功臣,刘邦直接或间接诛杀的只有一人(勉强的说是韩信)。因此,说刘邦滥杀功臣,这本身就是伪命题。
朱元璋
接下来,我们在谈一谈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称帝后也是大封功臣。公元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6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28位大将军被封为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顾时、耿炳文、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郭子兴(已去世)等。然而,这三十四位开国功臣,朱元璋直接或间接地杀掉了33位,仅有汤和一人得以善终。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唏嘘。
军队
刘邦与朱元璋,一个厚待功臣,一个屠杀功臣;一个豁达大度,一个生性多疑。这两位皇帝,对开国功臣有着自己的看法。在刘邦看来,开国功臣是国宝;在朱元璋看来,开国功臣是毒瘤。基于这样的认识,二人对开国功臣所采取截然相反的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我们无法评定这二位开国皇帝对开国功臣的态度究竟谁对谁错。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巩固政权,都是为了捍卫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对他们基于尊重。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汉武挥鞭(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