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念词免陷害野史趣闻

2018-09-08 14:30:45

解缙

解缙书法

宫内

廷景

历史剧

明代的著名学者解缙,不但工于诗词、善于书法,还进入文渊阁,屡进翰林大学士,主修《永乐大典》。他的那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讽刺对联,曾被毛泽东同志借用。

解缙不但有才,而且还很机敏。有次,永乐皇帝得到一把折扇。扇子非常精美,上面绘有雄奇壮阔的大漠风光,可是扇上却有画无诗,永乐皇帝想让解缙来题诗扇上,使之诗情画意,相映成趣。解缙见到扇子,便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于是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地写上了这首千古绝唱。皇帝见扇上画、诗、书堪称三绝,高兴异常,好好地奖赏了解缙。

第二天早朝时,永乐皇帝将此扇遍示群臣,盛赞解缙书法之美。谁知,汉王高熙却不以为然。原先解缙因赞立太子一事,得罪过高熙。高熙几次谗言陷害解缙,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高熙久持扇子凝视良久,样子好像在欣赏书法,实则是在找毛病,以便陷罪于他。猛然间,高熙发现解缙写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句漏掉了一个“间”字,当时连永乐皇帝和解缙都未发现。高熙恶念陡生,便说:“陛下为人所欺,尚不知道吗?”永乐皇帝则反问:“朕如何为人所欺?”高熙便指着扇子说,解缙故意漏掉无人不知的《凉州词》中一个“间”字,以戏主上,罪该万死。皇帝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大怒,宣解缙上殿。

解缙听宣后上得金阶三呼“万岁”完毕,便问怒气冲冲的皇帝:“皇上,不知臣何罪之有?”皇上大怒: “汉王奏你故意漏书‘黄河远上白云间’之‘间’字。戏主欺君。你自己拿去看吧,方知汉王并不冤枉你”。解缙从地上捡起皇上丢过来的扇子,展开从头至尾一看,果然如此,心中不免一惊,吓出一身冷汗。尽管内心恐惧,但表面却未动声色,脑子里盘算如何却罪免祸。解缙看完一遍扇上所书之《凉州词》,笑道:“万岁英明盖世,文才武略谁人不知!臣仰之弥高,俯之弥坚,不胜仰慕之至,安敢戏弄君王。”一顶高帽子抛给皇帝,使之怒气大减。解缙心想,你高熙未立得太子成,多次陷构于我,看我今天如何击败你老贼,显我才名。永乐皇帝见解缙一说,便反问:“卿既不敢戏朕,又为何‘间’字漏写呢?解缙扫了一眼高熙,然后对皇帝说:“万岁,汉王所说是王之涣的一首诗,臣所题为我的新作《凉州词》,是一首词,并不是一回事。如若不信,请万岁圣听。”说完,解缙便当场朗声念到:“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永乐皇帝听解缙有板有眼地念完,怒气全消,面带喜色赞道:“卿果然奇才,新作与王之涣的《凉州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那时的文章诗词没有标点符号,诗词书写首字至尾字没有断句,一直连到底。解缙忙谢恩:“臣,才德浅薄,如何敢当。”皇帝说:“卿不必过谦,刚才是汉王误会了。”解缙顺着皇帝心意反击道:“汉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岂能不知词乃诗之余?如此误会,会断送一个人的性命,臣哪能担待得起呀!”汉王高熙闻言,联想几次陷害解缙未果,不禁脸红脖子粗,气恼无处说。

本文作者:大千我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