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时代的摩登与奢靡野史趣闻

2018-09-07 06:30:39

纽约克莱斯勒大厦

注重装饰,偏爱V形和放射状图案,色彩绚丽闪耀、材质奢华,标榜并且炫耀财富......那是个爵士时代,纸醉金迷中多了些嘲讽,却不乏自由和发展的灵魂,关于艺术,关于奇迹。Art Deco从那里走向了世界。

从1925年的巴黎说起

1925年的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设计师在法国塞纳河畔汇聚,跟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装满水晶吊灯、现代家居、油画、壁炉的各式场馆。金碧辉煌、摩登现代、美轮美奂的展品和装饰品吸引了世界各国媒体的目光。这是1925年的巴黎博览会,是一次将“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推向世界的博览会

巴黎博览会,1925年

带着一战的创伤,刚刚复苏的法国承办了这次主题为“现代化”的世界聚会。延续一贯的法兰西优雅浪漫和高贵奢华,法国希望将早在战前就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的“Art Deco”风格传向世界。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这次博览会也成为了将战后心灵受到重创的各国人民重新凝聚的重要契机

巴黎博览会意大利馆,1925年

最具代表性的收藏家展馆中,悬挂在三层大楼天花板的水晶吊灯直对着黑白几何图案的大理石地面,曲线和直线结合的图案花纹布满大厅,连接楼上楼下的是带有镂空花雕的铁栏。大厅中央摆着三角钢琴,锥形底座饱满圆润。旁边是颜色亮丽的红黄相间沙发。墙壁上挂的是具有浓烈色彩和饱满画面的让·杜帕斯(Jean Dupas)油画。

巴黎博览会Art Deco风格展馆,1925年

这次展览中,法国人竭尽全力向世界介绍着“Art Deco”。由此,艺术装饰风格正式走进全世界的视野。曲折锯齿、斑马纹、粗线条、放射状......装饰艺术风格融合了非洲、埃及、墨西哥等早期原始艺术的特色自然的几何图案、金属的原始光辉和充满质感的几何材料,让人处处感觉高贵而不失神秘。欧洲上流社会金粉味道的奢靡带着工业时代的机械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巴黎博览会Art Deco风格机械展馆,1925年

1925年的巴黎博览会将“Art Deco”介绍给世界,同时也启发了一批设计师在现代化风格的创造上做出全新尝试。建筑、绘画、珠宝首饰、家具装潢甚至女性服饰,都在融合了装饰艺术风格之后焕发出自己的全新生命力。另外,正如这次世博会的主题“现代化”,普通人的生活由此也被引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

巴黎博览会Art Deco风格展馆,1925年

摩天大厦式建筑风格

这种新兴起的奢华和现代工业气息结合的艺术风格在建筑方面影响最为显著,而纽约帝国大厦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1931年,这座巍然耸立的摩天大楼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拔地而起,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纽约帝国大厦

来自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的五彩大理石装饰着帝国大厦的内壁,一楼大厅收藏陈列着各种艺术品,极尽奢华之能势。建筑外体是分明硬朗的线条,浅浮雕和建筑立面纠缠结合,衬托着大厦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

克莱斯勒大厦旗下建筑

这座摩天大楼用自己的形象诠释着现代装饰艺术的建筑风格,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力量,也带起了同时期一批摩天大楼的兴造。

克莱斯顿大厦局部

装饰艺术蓬勃大气、高耸挺拔的建筑风格同时还影响了那个年代国内一批最先接触舶来文化的地区建筑。上海的沙逊大厦、国际饭店、百乐门,还有衡山路上的一些古旧建筑共同构成了“万国建筑博览”,也构成了当时上海城市风貌的基本特征

上海沙逊大厦和百老汇大厦

作为世界上现存装饰艺术建筑总量仅次于纽约的第二位城市,上海已经成为世界装饰艺术建筑圣地之一,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建筑大师和建筑史专家的关注。

上海南昌大楼和瑞华公寓

圆润饱满的几何图案

建筑之外,装饰艺术风格在绘画领域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浪潮。1925年巴黎博览会上,收藏家展馆的墙壁上挂着的就是装饰艺术画家让·杜帕斯(Jean Dupas)的画作。色彩鲜亮、线条饱满圆润,具有极佳的装饰效果。

让·杜帕斯作品

提到装饰艺术画家,不得不提到塔玛拉·德·兰比卡(Tamara de Lempicka)。受到上世纪立体主义画派的影响,塔玛拉的画作大量采用棱角鲜明的色彩面以及几何元素,组成非常具有装饰效果的结构,华丽多彩。

塔玛拉·德·兰比卡《绿色头巾》,1930年

从小就发誓“一辈子只过富人生活”的塔玛拉,在1924-1939年间创作出来的作品大量反映了当时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情形,非常注重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渲染,加重了装饰艺术富丽堂皇、奢华高贵的特点。

塔玛拉·德·兰比卡《阳台上的吉赛蒂》,1927年

塔玛拉的首场以“Art Deco”为主题的个人展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杂志《Harper's Bazaar》的极高评价,艺术史更将她归属于“装饰艺术中最耀眼杰出的女艺术家”。

塔玛拉·德·兰比卡《绿色布加迪轿里的塔玛拉》,1927年

延续塔玛拉装饰艺术风格绘画的是澳大利亚当代画家凯瑟琳·阿贝尔(Catherine Abel)。同样饱满圆润的几何图案和亮丽色彩,同样的纸醉金迷,不同的是时代变革下更加摩登现代的高楼大厦和人物着装。

凯瑟琳·阿贝尔作品

光影中的奢靡味道

装饰艺术风格在同时期对工业设计、家居摆饰甚至女士服装造型起到很大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光影记录下来,展现了爵士时代的奢华气息。就在1925年同年,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同样在文学艺术届掀起一阵巨大风波。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报

作品中描绘的盖茨比那上流阶层纸醉金迷的浮华人生,仿佛就是装饰艺术风格映射进真实生活中的样子。奢华的日常并不属于所有人,透过电影画面,我们依然能够窥探一二。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报

盖茨比家有装饰着穹顶的华丽大厅,夜夜笙歌的泳池派对上蓝色烟花和闪亮装饰交相辉映,影片整体色调相当明艳动人。

大厅和泳池剧照

与狂欢场所的绚丽张扬不同,卧室的布置更显出当时传统上流社会的高贵典雅。出自著名电影时装设计师凯瑟琳·马丁(Catherine Martin)之手的暖色调地毯和几何花纹为整体氛围增添了一些现代主义元素。

卧室剧照

伴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爵士时代新女性的短裙、短发以及震撼的舞蹈也成为受装饰艺术风格影响下,欧美社会追求自由开放精神的时代标志。

电影剧照

除此之外,以规则几何形状见长的珠宝钻石也成为爵士时代设计师的心头宠。电影中女主人公的头饰在华丽之外可以找到印第安箭羽的影子。而各种珠宝之中,璀璨的Tiffany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先锋代表。

Tiffany早期设计草图

正如1925年的那届巴黎世博会展厅入口处写到的:“艺术装饰是人类需要愉悦和逃亡的反映”。艺术装饰秉承着装点生活的宗旨,从古典奢靡走向现代摩登,成为了影响着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艺术风格。

精彩回顾:

从一朵花里窥见的艺术史

这位爱尔兰艺术家竟画出了风格酷似梵·高的作品!

北京T3航站楼、苹果总部由他们设计!如今,这家建筑事务所的野心是月球和火星

[编辑、文/朱子建]

本文作者:芭莎艺术(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