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奇闻录——还原真实的宋子文野史趣闻
1923年,钱塘江边江里的潮水如万马奔腾般从远方呼啸而来。岸边的观潮人群不时发出阵阵的惊呼,然而在这激动的人群中,却有两个年轻人无心看潮,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离别时的痛苦。女人拒绝了男人邀她一起远走他乡的要求,这位男青年独自黯然离去。
这位执意要带心爱女人私奔的男青年就是后来名满华夏的宋子文,离开他的女人叫做盛爱颐,是晚清名臣盛宣怀的七小姐。日后在中国政界和金融界如日中天的宋子文,此时还不过是盛家的一个英文秘书。他与盛家小姐的婚事,自然得不到重视门第的盛家人的认可。恰在此时,远在广州的孙中山成立北伐政府,急需金融方面的人才,宋子文在二姐宋庆龄的推荐下,得到了孙中山的重用。宋子文想去广州,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但他更想带着自己得爱人一起去广州,于是便有了钱塘江边的一幕。盛七小姐无法割舍家庭拒绝跟心爱的人私奔,宋子文也只能是孤身一人前往广州了。
辛亥革命的炮声轰倒了满清政府,却轰不倒中国人千年以来形成的“银本位”的货币思想。中华民国成立17年以后,中华大地上流通的货币仍然是银元。更离奇的是17年来,货币的发行权还不仅仅存在于中央银行,各个商业银行依然在发行货币。金融秩序的混乱,让本已贫弱不堪的中国,更加举步维艰。“北伐”靠枪炮统一了中国,却不能靠枪炮去统一中国的金融秩序。做为国家的领导人,蒋介石自然把统一国家金融重任交到了宋子文手里。一来宋子文是哈佛的经济学硕士,二来在北伐中宋子文表现出了超人的经济运作能力。可以说整个北伐的经费都离不开宋子文的筹措。
1928年宋子文被任命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他决心统一货币发行权,把西方先进的金融制度引进到中国来。宋子文连续出招:“废两改元”、谈判收回中国关税的自主权、改革国内税务制度、实现民间商业银行的国有化,中国经济也如睡狮般慢慢苏醒。
从1928年到1937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自晚清以来罕见的发展,很多人把这十年称为民国政府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宋子文功不可没,要不是后来日本展开全面侵华,中国政府被迫进行了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国的经济有可能在那时就实现腾飞。与其说那十年是“黄金十年”,还不说那十年是“救国十年”,没有那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抗战很难坚持八年之久。
抗战的烽火在中国大地上蔓延,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不惜血染沙场。作为哈佛的高材生,他自然不懂如何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不过他也有他保家卫国的方式。抗战前四年里,本就贫弱的中国,一直在独立支撑抗战的局面。而实力强大的英美各国,却因为不想开罪日本,而在援助中国抗战上,显得态度暧昧。抗战初期欧美各国都象征性的给予了中国一定的援助,但这些对于艰苦且旷日持久的中国抗战,无异于杯水车薪。1940年,宋子文以蒋介石代表的名义常驻美国。第一次和美国人谈判,宋子文就为中国争取到一亿美元的借款,第二次是五亿美元,这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获得的最大的国际援助。宋子文的成绩还远不止于此,他和美国国务卿赫尔谈判签署了《中美租借协定》,为中国无偿的获得美国大量的军事援助奠定了法律基础。在美国这样以法治国的国度里,这份协定无疑成为了美国援助中国的一份长期合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宋子文出任了中国的外交部长,依然常驻美国。他频繁活动欧美各大国寻求支持和帮助,促使有关国家对日本侵略扩张的后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无疑有益于中国的抗日事业。而在外交部长任上,宋子文还做了两件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一件就是宋子文在欧美各国之间积极的活动,逐步说服欧美各国废除了自1840年以来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近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洗刷这些中国身上的耻辱印记而振臂高呼,而到头来完成了他们夙愿的却是一介书生。第二件就是,宋子文做为中国的代表参与了联合国的筹备工作,参与了联合国的制宪大会。一直处于弱国无外交的中国,在宋子文的成功外交下,跻身于“四大国”行列中,一举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中国后来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12月18日,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封面刊登了宋子文的照片。能够成为《时代》封面的亚洲人,在那个年代并不多,中国人更是屈指可数。
《时代周刊》撰文对宋子文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宋子文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也确实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他从不滥用公费,甚至在公费不够时,他还从自己个人账户上补贴。他也不轻易占国家的便宜,发现对他的补助有误差时,他让工作人员仔细核实,把多余部分退了回去。
《时代》在文中明确的指出:“被委以重任挽救中国的这位中国人,既是亚洲人,也更像一个美国人,或者说他可能希望能做到这样。”不过大多数人更喜欢《时代周刊》写在宋子文照片底下的那句话“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这句话是送给宋子文的,也是送给当时整个中国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子文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华丽登场,最后却因为无法挽回,国内极具恶化的通货膨胀而黯然下台。晚年的宋子文定居美国,他不再过问政治,对于远在台湾的妹妹、妹夫也从来只关心身体,宋子文的后代也没有一人从政。不过有些人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记住他。“官僚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侵吞国家资财的家族代表”等等,在一些人眼中宋子文的形象被扭曲。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如今也有不少的学者开始了对宋子文的研究,真实的宋子文正在逐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也许宋子文自己的一句话,是最适合这节的结尾:“外界于我之毁谤,毫不在乎;为国家民族之责任,淡然处之。”
本文作者:纪录片人陈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