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母亲河的红色后代野史趣闻

2018-09-04 23:00:24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视频观看△)

长江,是荆楚大地最温柔的眼眸,是华夏儿女最悸动的心跳。

温柔的母亲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每逢重大汛期来临,洪波汹涌中,通信电缆水毁,移动基站退服......通信一中断,近在咫尺的村落也可能成为远在天涯的孤岛。

98年那场特大洪水中的簰洲湾,就差点在音信全无中与世隔绝。

灾难来临之际,通讯中断,断的不是信号,是求救的生机。

董局长介绍说,当时簰洲湾电缆被洪水冲垮,通讯中断,电话也打不出去,现场情况非常危急。

现已退休的机动局员工季诚然,当时也参与了这一场抢险。

他与另一名同事,冒着生命危险,蹚着洪水,爬到未被淹没的高楼楼顶将设备绑扎好,发出了决堤的信号......

簰洲湾,这才从孤岛中解脱出来,和外界建立了联系。

这一举措,为后续的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02

意外灾害一旦降临,通信,就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日常通信设施被损毁的时候,信息的及时传递,就等于在与死神进行争分夺秒的赛跑,这一切,只能依靠奔赴在抢险一线的应急通信车和应急通信员。

他们,就是机动通信局。

机动通信局正式成立于1990年,但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湖北五三矿建设,这是1958年周总理亲自指示建设的国家战备通信枢纽工程。

869会议上,确立了用机动通信形式来替代固定通讯设备的思路,以便做到战时可以用、平时可以用、急时也可以应急。

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开启,这个承载红色基因的战斗团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一个机动便民的通信机构应运而生。

不畏艰苦,冲在前线,是湖北机动通信局血脉相承的红色精神。

于是,当时针往后拨动十年,指向2008时,这股精神在坍塌的楼宇中重塑生命的希望,为离散的心灵投送温暖的家书。

汶川地震中,机动通信局赶去前方支援。当时,很多居民楼裂开乐大口子,但随行的女同事却并没有退缩,仍是勇敢的冲向第一线。

“为了让当地居民能及时和外地联系,我们电信做了一个报平安的安置点,一个很简陋的电话亭。”

“电话一通,很多人哭了,联系上了也哭,之前没消息,心总悬着,担心人没了,现在听到了消息,整个人都放松了,哭的更厉害了。”

03

洪流过后、废墟之上,仍有柔情。十年流转,历史往复,总是欣喜。

站在2018年的当下,随着通讯行业的整体发展,应急通讯技术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湖北机动通信局看改革开放四十年峥嵘岁月,它们与祖国同喜同悲。

惊涛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风平浪静、处变不惊。面对长江,我们也有了全新的理念。

如今,曾经狂暴喧嚣的江水,温和而欢快地流淌,传承红色基因的后人,依然牢记神圣的使命。

本文作者:中国电信(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