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第一位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武则天长子死亡之谜野史趣闻

2018-09-03 14:00:31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他是以为亲臣亲民的皇帝,也是一位仁爱的储君李弘幼为储君,深得父皇宠爱与重视。高宗曾对侍臣称赞太子:“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书叹息:“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太子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郭瑜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是不是觉得这太子爷三观很正啊。

如此仁爱于一身的人为何英年早逝,对于他的 死之谜 ,有不同的说法。

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太子李弘来到东都,住在合璧宫,病情猛然开始恶化。四月二十五日,死在倚云殿 ,很多人认为是武后毒杀他,但有说法是他因本来就病弱而早夭。 高宗对此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追封为皇帝的太子。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葬于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礼举办后事。依据相关重要历史文献记载,认为李弘是,被母后武则天鸩杀的。

其理由是:李弘深得父皇高宗的钟爱,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时高宗出幸东都,尝命李弘留京师监国。咸亨四年(673)八月,高宗因病还令李弘受诸司启事,实习朝政。这一切表明,高宗虑及自己身体不支,让李弘带管朝政。而武则天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碍自己夺取王位,所以将其解决。

对于过去,我们也许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去了解,关于李弘的死的真相一直都是个值得探索的迷。

本文作者:史海寻贝壹(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