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诗之唐朝帝王“全息版”李存勖野史趣闻

2018-09-02 13:30:40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俳优天子后唐庄宗

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后唐庄宗 李存勖

《如梦令》是众人皆知的词牌,追溯其来历,正是来源于本篇这首词。看了这首绝对符合“婉约词”标准的作品,又见到“俳优天子”的字样,不是很熟悉李存勖为人的读者,可能会猜度,这又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是那种糯米团型的柔弱天子吧。

然而,和这首词的格调迥然不同,词作者李存勖决非是“文艺特长生”型皇帝,他是沙陀人,十一岁就随父亲李克用到中原来平定黄巢之乱。没错,史载就是十一岁。这个岁数,现在的小朋友,还要车接车送上小学呢。但李存勖就能够骑马上阵,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李克用和朱温曾经是剿灭黄巢时的“战友”,但一次他喝醉后,言语中得罪了老朱,老朱阴狠,当夜在李克用住的驿舍放火,并派人袭杀。醉得如烂泥一般的李克用,无法上马冲杀。好在他手下的沙陀猛士神勇,保护他侥幸逃脱,于是李家就和朱家结下了深仇。

李克用生前和朱温交手,一直落于下风。但他有李存勖这样一个英武的孩儿,于是,虽遭挫败,却充满了希望和自信。对手朱温见了李存勖的神武风范,也是暗暗心惊,说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存勖),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这话是模仿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老朱很悲催,人家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彰等,都还不至于很菜,老朱却直言自己的儿子既姓朱,又像“猪”。

老朱见李存勖如此豪杰,心下常常不安,曾叹道:“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指李存勖)更昌炽如此!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身地矣!”其实不但老朱的儿子很菜,他自己也打不过神勇过人的李存勖,公元911年,朱温的五十万大军被李存勖打得一溃千里,后来朱温因和儿媳“扒灰”,被儿子杀死。剩下那些“猪儿猪孙”们,更不值得李存勖费劲,没多久就全收拾了。当朱家的后梁被灭掉后,李克用如泉下有知,定然掀髯大笑,欣慰不已。

北方已定,李存勖于是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依然用“唐”。由于他这个“李唐”和原来的大唐不一样,所以历史上称为“后唐”。前面说过,李昪建立“南唐”后,居然“取其糟粕”,效法唐朝皇帝吃金丹,结果活活吃死。而李存勖建了“山寨大唐”后,也是效法唐朝的玄宗皇帝,酷爱唱戏。他整天和一班优伶们混在一块,粉墨登场,是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身份最尊贵的“票友”。

《红楼梦》里列举“奇优名倡”时,曾说过“敬新磨”这个名字,此人正是李存勖身边的一名“演员”,是东方朔一类的诙谐人物,曾多次劝谏这位后唐庄宗,故留其名。

锣鼓喧天的安乐大幕下,祸患却在暗中潜伏堆积。不久,他手下的部将叛乱,李存勖倒不失当年之勇,还亲自披挂迎敌,但好汉抵不过人多,李存勖身负箭伤多处,血尽而死。好在其手下的几个优伶还有忠心,把他生前喜欢的琵琶、鼓笙等乐器,堆在他的尸身上点燃,将李存勖的尸身焚化,不至于死后再遭叛贼侮辱。

说来也奇怪,李存勖也没有很出格的过恶,只是喜欢“艺术”罢了。三百年大唐国运的进程好像迅速在他一个人身上“快放”了一遍:前期东征西杀,威武无敌,很像开国之主唐太宗;接着宠信优伶,自己当“演员”,又很像先明后暗的唐玄宗;而最后军士哗变,身中刀箭之伤,血尽而死,又酷似末帝唐昭宗的下场。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一文,说的正是这位后唐庄宗,正如文中所说:“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唐庄宗李存勖的一生,也算非常离奇。也让后人警醒:“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本篇这首词,原名《忆仙姿》,其实写的是刘阮二人入天台遇仙的故事,这是诗家的“老生常谈”,但李存勖写得很是精采,如“残月落花烟重”,是一般轻飘飘沉溺于浮艳之辞的人道不出的。

李存勖存词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品,再录两首,供大家品鉴,遥想一下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戏曲表演艺术家于一身的传奇皇帝的心怀:

一叶落

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阳台梦

薄罗衫子金泥缝,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拈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摘自江湖夜雨著《紫垣龙吟--闲说历代帝王诗》



本文作者:江湖夜雨(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