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来晚来早晚都来”,看完殡仪馆的上联你怎么想,下联更加的绝野史趣闻
中华对联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对联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内涵丰富,为社会各阶层所喜闻乐见。它始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了。
明清两代,对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自明朝起,由于皇帝垂青,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吟诗作对蔚然成风。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时楹坛高手云集,挥毫泼墨,各式名联异彩纷呈。

据记载,有两个秀才曾互相对对联,甲秀才出上联:左右奏新声 左啸月 右吟风 声达左右,乙秀才也不甘示弱,思考片刻便对出下联:东西传雅韵 东阳春 西白雪 韵满东西。上联是有左有右,下联有东有西,完全符合逻辑,绝对经典,可是两个秀才谁也不服对方,旁边一位老人站了出来,说到:听听我的对联如何,一传楚舞 一唱吴歌 一一争奇谁第一,双奏鸾笙 双吹凤管 双双斗巧自成双。”其实老人的对联意思很明确,就是说这两个秀才不分伯仲旗鼓相当。两位秀才听完老人的对联,才知道民间的高手更多,便不再争执高低之分了。

说到此,让人忽然想起一个地方,殡仪馆火葬场,这个神圣的地方是每个人的人生终点,该写什么内容的对联呢?后来还真的找到一副此处的对联,上联是:早进来晚进来早晚都进来,分析一下内容,的却如此,每个人早晚都要进来,管你是百万富翁还是平民百姓,迟早要来到这里。那么下联该如何写呢,肯定比上联更加的绝,那就是:先来到后来到先后全来到,工整对应上联,早晚对先后,也把人生概括完美了。读完这幅对联不禁让人感叹,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吧。

除了上述对应的下联外,还有人说出了另外的下联,例如:早投晚投早晚都投,先生后生先后超生,读起来别有一番意思,当然有人把横批也写好了:不来不行或者你咋才来,你觉得那个下联和横批更完美,你不妨也试试对对下联和横批。
本文作者:娱乐天添享(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