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别那么自信野史趣闻

2018-09-01 22:30:32

世界银行上周二发布半年一次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其中下调了除美国以外的全球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2015年的GDP增速,并警告称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令人不安的时刻。报告还指出,欧元区正在努力避免陷入自金融危机以来第三次衰退,债台高筑恢复乏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缺乏重大改革和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逆风而变得缓慢;国际油价暴跌和西方制裁加剧让俄罗斯正在步入深度衰退;而日本由于加税而正陷入长期经济停滞或通货紧缩的泥淖。

一枝独秀的美国经济让投资机构和经济学家的乐观情绪再度升温。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近期进行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3.1%,这将是自2005年以来美国年度经济增速首次突破3%。美联储则保守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6%至3.0%。此外,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达265万,创1999年以来最好表现,失业率也从1月份的6.6%降至11月份的5.8%。联储预计到2015年底美国失业率将进一步降至5.2%至5.3%,回到长期正常水平。

强劲的经济数据让分析人士惊呼美国经济正“王者归来”。就连奥巴马总统也在最近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美国经济‘复活’是真实的”。可是,真是这样吗?

首先,美国经济预测靠谱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曾说,经济预测的唯一意义是使占星术看起来值得尊敬。事实也表明,即便拥有庞大的经济学家研究团队、丰富的经济数据和各种模型预测分析,美联储也并不总能准确预测美国经济运行走势。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将2014年1月初经济学家对当年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与实际结果对比后发现,经济学家的预测并不怎么靠谱,有些出入还比较大。例如,年初时几乎没有经济学家预计2014年底美国失业率将降至6%以下,而到2014年11月时美国失业率就已降至5.8%;年初时经济学家曾预计2014年底纽约市场油价将涨至每桶94.65美元,而实际情况是跌至每桶53.27美元。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的持续乐观预期,来源于美国经济复苏逐步好转的现实和增长“逆风”逐渐减少的逻辑推理,再加上一点希望“好运气站在自己这边”的侥幸。

其次,并非所有预测都是乐观的。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看起来一片坦途,但仍然存在不少风险和变数。野村证券研究团队近日指出,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在放缓。例如,美国周三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12月不仅零售销售疲软,而且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不及预期,同时1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也急剧下降,显示其制造业活动在放缓。

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指出,美国经济去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军事开支激增的刺激,这种情况在第四季度不会再现。2015年油价下跌可能会加大通货紧缩压力,并进一步打击美国国内页岩油气钻探项目的投资。此外,美元走强也不利于美国商品出口,房地产市场依然摇摆不定,尚未恢复到衰退前水平。

再次,美国的大多数好消息都是相对而言的好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网报道称,据估计,美国2014年全年的增长率为2.6%,比此前5年复苏期的数字高出大约半个百分点。但是相对于美国以前的历次复苏(21世纪的首个商业周期除外),这样的增长都是疲弱的。2014年,美国新增300万个工作岗位,是自1999年(比尔•克林顿治下的繁荣期达到巅峰的年份)以来劳动力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但是美国的大多数新增工作岗位都是临时岗位、薪水也很低。当然,现在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任何形式的工作岗位都创造不出来。

此外,美国中产阶级收入中值仍未回升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按3%的经济增长率计算,还需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商业周期将在2016年或2017年结束,届时很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现在大多数美国人的日子比21世纪初的时候过得差,而顶层的一小部分人则变得富裕得多。未来的一年或将是美国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尽管如此,大多数美国人却无缘从中受益。而且,眼下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美国已找到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的,美国现在的“好消息”要是放在过去,则会被归为坏消息。

美国近期的建筑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也并未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迹象,房地产危机爆发已经过去了6年,但营建许可和住房开工数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一半的水平。

最后,美国不仅是全球经济引擎也是威胁。在世行列出的全球复苏威胁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来自美国: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14年12月份的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今年4月把利率从0%到0.25%的水平提升上来。世行担心,此举或将导致新兴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融资环境突然趋于紧张。

这一想象中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还记得2013年,当美联储首次披露可能会退出量化宽松计划的消息时,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动荡局面吗?这就是美国的力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追根溯源,探求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原点,也会发现与美国脱不开干系。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当其他国家还不得不在泥潭中挣扎的时候,美国也好不到哪里。

30年前,美国前总统里根宣称,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动荡之后,“美国正迎来黎明”。他说这话的时机选择恰到好处。随后美国就进入了持续多年的繁荣期。如今,奥巴马一直对美国经济“唱高调”,因为在奥巴马的眼里,美国仍是一个“山巅上的光辉城市”,然而关键问题是,美国大部分人会不会同意奥巴马总统传达的乐观信息?因为奥巴马或许忘了,数以百万的美国人尚未从这次的经济复苏中受益。

本文作者:新岫(今日头条)
    Tags: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