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怎样从俄国黑社会头子,转变成革命党红人的?野史趣闻
上文说道,革命党人张西曼和张宗昌交情甚密,其实张西曼是有目的的,革命党人对于东北这块宝地已经虎视很久了。
自从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举行起义后,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东北。而他们之所以重视东北的原因,竟然是想得到胡子的帮助。
胡子,我们前文说了,其实就是土匪。为什么革命党人这么重视土匪,这是因为革命党人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差了,面对训练有素的北洋六镇,革命党人不是跑就是逃。这时候,有人提议,可以招募胡子来当革命军,这帮人都是亡命徒,给钱不要命的,如果能加入革命队伍,虽说不能彻底击败北洋军,但是给他们造成麻烦还是绰绰有余的。

(东北胡子)
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革命党人的赞同。此时又有人提出,革命军可以去海参崴去招募胡子,因为海参崴是当时东北胡子的一个聚处。胡子在东北境内作案后,大多逃往俄境海参崴,一方面借以躲避中国官方的追捕,一方面也找到一个寻欢作乐的安乐窝。
于是革命军在海参崴找到一个代理人。此人姓胡,叫胡金肇,任职于俄国邮船公司账房。他极力到处活动,为革命军招兵买马。
不过,居住在海参崴的胡子虽说不少,但也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人就能把胡子招来。究竟谁是胡子,不得而知。究竟谁有号召力,能统帅这帮人,也无从知晓。只有找到龙头,才能解决问题。几经询问打听,有人向胡推荐说:此地有一位张大爷,眼皮最杂,在江湖中颇有威望,请他代为招募,事情定能办成。这位张大爷就是张宗昌。
在这种情况下,张西曼开始接触张宗昌。

(张宗昌)
拉张宗昌入伙革命的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张西曼想过,虽说和张宗昌关系匪浅,但是不能贸然去跟张宗昌说,你参加革命吧。此时,他正想拉一个人入伙革命,这个人就是北距海参崴一二百里一带的大山中指挥千余人的胡匪首领刘弹子,但是苦于没有门路。于是,他找机会试探张宗昌介绍和刘结交,并向张宗昌表明了身份。此时张宗昌敏锐的感觉到机会来了,终于可以出人头地了,忙不迭地答应了张西曼的请求。
到了12月初,上海光复以后,黄兴、陈其美密派李征五、臧士新由沪搭轮来海参崴接洽。张西曼将他们安置在华商总会斜对面街口某商店楼上的金角旅馆中。他们的秘密会议总在华商总会四楼的小室里举行。
请刘弹子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张宗昌的肩上。经周密考虑,由张宗昌物色了一个和刘稍有交情的代表一人,上山拜会刘弹子,转达革命政府借重之意。过了几天,刘弹子方面始派人来,表示欢迎革命党人进山洽谈。

(革命党)
经过几次会谈,进展尚称顺利。随后他们一同下山,抵达海参崴。翌日上午9时,包下一家较偏僻饭馆的三楼,作为会谈茶饭之处。参加会谈的有张宗昌、刘弹子、张西曼、金师爷、李征五、臧士新等。最后达成四条协议:
一、中央革命政府先授刘弹子以骑兵团团长名义,以后如扩充成旅、成师,尽先任刘统率;
二、刘部应先选精锐800人搭轮南下,其余待命补充;
三、为牵制清军后路,应准备编成劲旅,并策动各方友军在东三省各地起义,响应中央革命政府;
四、此间一切南下旅费、遣散恩饷等,均由中央革命政府负责筹拨……
条件达成,双方签字落实后,共同摄影作为物证,随即开筵畅饮,主客各至微醺始散。
从此以后,张宗昌成为了革命党人眼中的“红人”。
文·/朱文龙
片/ 网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本文作者:齐鲁壹点(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