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北宋皇陵 数百年皇家陵寝野史趣闻

2018-08-31 20:00:27

北宋皇陵是我国地面遗存最完整、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之一。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惨死漠北外,北宋其余七个皇帝都葬在河南巩义北宋皇陵。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陵墓-永安陵,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帝八陵”。

宋陵分布图

据史料记载,“宋陵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地宫最深的可能是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广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宋四尺大约合现代的一米,永熙陵地宫就是32米深,而永安陵(赵匡胤父亲)近14.25米。

宋太宗永熙陵

北宋靖康之变后,金兵占领中原,便对北宋皇陵展开了疯狂的抢劫。一时间,北宋皇陵区内乌烟瘴气,在疯狂的盗掘中,哲宗皇帝的尸骨甚至被抛到了陵外无人过问。后南宋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奉旨到巩县谒陵,他亲眼看到往昔威严肃穆的皇陵禁地,如今是乱草丛中野兽出没,狐鸣狼叫甚是凄凉。他沉痛地写道:“永昌陵(宋太祖)以下皆惊犯,泰陵(宋哲宗)至暴露,庭硕解衣覆之。”宋高宗赵构听说后愤懑至极,不觉凄然泪下,但是皇陵在金国占领区,他又无可奈何。另据,金兵占领中原后,因为慑于宋仁宗仁义之主的威名,并没有对永昭陵下手。在南宋的史料上,也很明白的写出了“唯昭陵如故”。

宋仁宗永昭陵封土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知金兵对宋陵进行了毁灭性的盗掘,除宋太祖永昌陵和宋仁宗永昭陵以外,各个皇陵都受到了破坏,其中永泰陵破坏的最严重。

宋哲宗永泰陵(远处封土未见有明显塌陷)

据元代民间记载,躲过金兵洗劫的宋太祖永昌陵却没有逃出民间盗墓者的魔掌。洛阳朱漆脸等人盗掘永昌陵时,想尽办法撬开了棺木。盗墓贼将宝物全部取出,发现宋太祖的尸体保存得十分完好,朱漆脸看到宋太祖腰间有一条玉带,再解取玉带时,宋太祖尸身受到挤压从口中突然喷出了一股黑色的粘液,正好落在了朱漆脸的脸上。他觉得脸稍微有点儿灼痛,并不在意,就解下太祖的腰带,跟同伴带着"战利品"退出了永昌陵地宫。

朱漆脸盗掘永昌陵

但没有想到他脸上被粘液吐过的地方从此变成了黑色,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洗不下去了。"圈内"人知道了这个奇闻,干脆叫他朱漆脸,由于这个特征太明显,朱漆脸因为盗掘北宋皇陵被官府通缉,抓获后处死。据传后来这根玉带最终被元世祖忽必烈获得。据此奇事分析,永昌陵被盗掘的事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宋太祖永昌陵

宋太祖永昌陵保护开发远景规划

但是从现在的巩义宋陵各个帝陵封土看,大部分帝后陵封土并没有明显盗洞或者塌陷。有明显盗洞的帝陵也仅仅是永厚陵和几个皇后陵。要知道宋陵地宫深度基本都在25以上,深度远远高于明清皇陵,这无意是增加了盗掘难度,但是宋陵被盗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宋英宗永厚陵封土塌陷明显,疑为盗掘塌陷

综合历史记载和民间传闻分析,宋仁宗永昭陵应该是保存最好的,其次是宋太祖永昌陵。其它帝陵我们只能是根据记载推测已经被盗。

那宋陵地宫规模究竟如何,地宫构造又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记载;宋陵帝陵地宫墓室深入地下20-32米不等,后陵地宫为15-20米不等。根据考古发掘宋太宗元德李皇后陵(次发掘起源于1981年秋天的一场暴雨,由于元德李皇后陵被盗严重,雨水沿盗洞灌入陵墓,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陵墓很有可能会全部坍塌)墓室为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地宫平面接近圆形,直径近十米,高12.26米,正中房檐下,砌有砖雕门窗和日用家具座椅等,全部仿木结构,墓壁、门、窗、立柱、屋檐以及墓顶的斗、拱等物,都是用砖(永定陵以后的帝后陵地宫都是石砌)砌成的。两扇青石凿成的大门,宽2.7米,高达4米。门扉上有阴线刻画的“神荼、郁垒”像,除了门神之外,墓室墙壁上还绘满了殿宇、楼台、飞天、花草等图饰。墓顶上绘有日、月、星辰和银河等图。地宫仿照地面宫殿建筑,整个墓室建造得富丽堂皇。

元德李后陵地宫结构图

但是皇后陵和皇帝陵毕竟不能同日而语,根据史料记载,在修建宋真宗永定陵时,地上雕刻仅用了62块石头,门石用了14块,地宫却用了27377块。也就是说,被埋入地下的地宫用石占了绝大部分,而且从地面的石雕可以看出,每块石头大概有几吨重。由此可以推断北宋皇陵帝陵地宫该是何等规模。

宋真宗永定陵局部

宋陵地宫究竟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宋陵陪葬-周王墓推测帝、后陵寝的规模。

宋太宗永熙陵区内周王墓因为修郑西高铁而考古发现,墓主人是宋真宗的儿子,死时年仅9岁,被封为周王,死后葬在了爷爷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区内。周王墓是个带甬道的单室砖墓,墓壁砖雕门窗桌椅,整体仿造生前居住宫殿雕刻而成。该墓早年被盗,出土有精美的墓志。

周王墓大揭顶考古发掘

周王墓地宫

周王墓墓室局部

周王墓出土石刻,现存河南博物院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即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里的皇太子,也是电视剧《包青天》、《三侠五义》、《五鼠闹东京》、《白眉大侠》等影视作品里的大宋皇帝。

永昭陵是北宋皇陵里唯一根据史料恢复重建地面建筑的帝陵,如今的永昭陵庭台、楼观耸立,松柏花木交织,绿荫苍翠,鸟语花香,初步再现了永昭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历史原貌。

永昭陵陵建制布局示意图

宋仁宗永昭陵神道石刻局部

永昭陵南神门

永昭陵宫城神墙和角楼

宋仁宗永昭陵

永昭陵鸟览全景图

由于目前国家禁止对大型帝王陵墓进行开发,宋陵地宫究竟如何,还有待未来的考古开发。无论如何,经济高度发达,财政收入超过盛唐的大宋,有足够的钱财建造大型陵寝,宋陵地宫值得后世期待。

本文作者:郑州周边游(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