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作画,乾隆皇帝题词,这张画相隔数百年完成野史趣闻
故宫藏品徽宗墨宝《枇杷山鸟图》,是一件国宝级珍品。
扇面中的枇杷以折枝的形式表现,果实累累、枝叶繁茂。左下方,一只山雀在枝头栖息,翘首回望翩翩起舞的凤蝶,神情警惕而生动。《枇杷山鸟图》属清淡水墨的一种,整幅作品没有工笔画勾线的痕迹,纯用水墨勾染,却更显现出灵动的意境。这也是一幅没骨画,就是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由此,也凸显出宋徽宗作画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
在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李湜看来,这其中之妙,就妙在山雀与凤蝶的那一对视。“你看,山雀是透过前面的枇杷看向凤蝶的”,画生百味。
她表示,宋徽宗的传世作品稀少,大多为花鸟,他的花鸟画有两种风格,一为清淡水墨,一为鲜艳浓丽。宋徽宗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写实,注重对自然界花鸟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画继》曾评价,“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 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宋徽宗出神入化的绘画技能可见一斑。
这幅画上同样珍贵且有意思的是,扇页对开有另一位皇帝留下的题诗,他被喻喻为清代的“点赞狂魔”,他就是乾隆皇帝。“结实圆而椭,枇杷因以名。徒传象厥体,奚必问其声。鸟自讬形稳,蝶还翻影轻。宣和工位置,何事失东京。”乾隆正是借这首诗抒发对宋徽宗精于绘画、工于构图,却丢了国家的感慨。
宋徽宗
所以,这张画也是两个皇帝相隔数百年的一次遥相呼应,一个绘画,一个题词。
除了个人的绘画造诣,宋徽宗也是推动宋画发展的关键性人物。他把对绘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各个方面。
他创立了宋代的艺术大学,即成立翰林书画院。与此相匹配,还制定了完整周密的画院制度。其中,翰林书画院广招天下画家,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耳熟能详的绘画高手都是在宋徽宗的赏识、栽培下崭露头角,并为后世留下《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万壑松风图》等传世佳作。
乾隆皇帝
他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下设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由宋徽宗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命题作画。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加以培养的同时,进行不断地考核。进入画院的画师,则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供奉等头衔。
他是宋代宫廷绘画的集大成者,也是有收藏意识的古今第一人。宋徽宗在自己收藏的历代书画的基础上,组织编撰的《宣和画谱》,共收录了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6396 件。《宣和画谱》曾先后流传至金、元、明、清,最后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它对于研究北宋及以前的绘画发展和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整理:《一幅好画》编审部
主题:大师的艺术,大美的生活
编辑:FANG
本文作者:一幅好画(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