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知将军”张宗昌:打油诗玩得就是心跳野史趣闻

2018-08-31 18:30:37

打油诗因为诙谐幽默在民间流传,据说起源于唐朝,一个名叫张打油的无名小卒,却在诗歌繁盛的唐朝另辟蹊径,而且经久不衰。

“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张打油的这首咏雪诗,全篇不着一个雪字,却是处处写雪,通俗自然之外,令人笑得直不起腰来,这首诗可以称之为打油诗的鼻祖。

祖师爷有了打油诗一派,后世便开始发扬光大了。这里面不乏著名的诗人或地位极高的官员。

苏东坡写过一首《静坐》的“打油诗”:“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二日,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

号称打通儒释道三家任督二脉的大师苏轼在不得意时也来两句打油诗,给诙谐幽默的大火添柴加油,比苦笑着自虐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得轻松自然。

苏东坡自己开自己玩笑,属于自己胳肢自己笑。不过他的一位叔伯父竟然也用打油诗开过自己父亲苏洵的玩笑。

苏洵的好友刘骥因为苏洵的老婆又生了女儿,所以写了一首打油诗《弄瓦(古时生女称为弄瓦)》 “去岁相邀因弄瓦, 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去弄来还弄瓦, 令正莫非一瓦窑?”

抛开性别歧视的眼光,说好朋友的妻子是一瓦窑,这关系也是杠杠滴。

宋朝名相吕蒙年轻不得志时写了一首题为《过年》的“打油诗”来发感慨,诗曰:“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

这境界和苏轼的豁达倒有几分神似。

还有一种不到结尾不大放异彩的主,非要让别人经历过山车般的惊险。

明朝诗人徐文长给人书写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

这祝寿的打油诗玩的就是心跳,若不是大才,这么玩可能要挨揍。

宋人福建人韩南老考中恩科,有来提亲的人,这位韩先生想起以前的苦楚,于是写了一首打油诗:“读尽诗文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媒人,早干嘛去了,四十年前就该来嘛。

要论打油诗做的炉火纯青而且乐此不疲的当属张宗昌了。

张宗昌世称“三不知将军”,所谓三不知,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还得加一不知,即不知自己做了多少首流传后世的打油诗。

看看下面的代表作就知道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多么喜好打油诗了。

《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如何又是一火链?

《咏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蓬莱阁》: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本文作者:热爱一生影像(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