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靖康之变”的前因后果,郭靖、杨康因之而得名野史趣闻
大家熟知的《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郭靖和杨康,其父母们因当时发生的“靖康之变”事件,故给孩子取名“靖”和“康”,以示要替国家雪洗耻辱。历史中的“靖康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北宋末年,金国大举南下,在灭掉辽国之后,意图一举占领北宋。金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北宋都城东京,由于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军被迫退兵。曾经逃走的宋徽宗又回到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无事了,且不做任何防御准备,不仅将各地的援军遣散,还将主战的大臣李纲调离京城。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下,守卫黄河的宋兵不战而退,金军顺利渡过黄河。软弱无能的宋钦宗对金军百依百顺,派人去和金军谈判,想割地求和。金军很快来到攻破汴京,城中军民在和金军进行巷战,宋钦宗却派宰相到金营求和。
金军将领假意对宰相说:“我们不想灭掉宋朝,只要叫你们皇帝来商量割地的事情,我们就退兵。”当宋钦宗带领几个大臣来到金营之后,金军立马就变卦了,提出要废掉宋钦宗的帝号,另立一位宋国国君。宋钦宗回到汴京城,后悔不已。金军派人进城,搜刮大量钱财。
第二年春,金军扣押了宋钦宗、宋徽宗,并把他们押送到了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宋徽宗和宋钦宗,把他们连同皇后、妃子、公主及亲王、大臣等3000多人,押送到金国当奴隶。北宋自此灭亡。这次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金军退走时,只有镇守南方的康王赵构逃脱了这场灾难。在宋朝官员的拥护下,赵构继承了皇位,重建了宋朝,历史上称南宋。
为何会出现“靖康之变”这样的耻辱呢?这和宋朝采取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很大关系。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军权收归中央,由文官指挥军队。同时,沿用五代兵制,强干弱支,挑选精锐组成中央禁军,而地方的乡兵则很少参加训练。这一重文轻武、抑制武将的结果是文化繁荣、经济发达(那个时候可是历史上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而军事衰弱。军队无战斗之力,将领无领军之能,国防全面废驰,当金兵攻来之时,宋军往往不战而溃,拼死抵抗的却是郭靖、杨康的父亲这样的百姓。
这种文官政权的后果,使得南宋王朝最终也为元朝所灭。可悲的是,宋与元军交战数十年,前后竟无一位名将出现,领兵抗敌的竟然是文状元文天祥。
本文作者:千秋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