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代十国战神,最后却死于义父之手野史趣闻
在民间流传一句话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这里说的将不过李,指的就是李存孝。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史书载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晋王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李存孝因为骁勇善战被李克用收为义子,他的李姓也是由此而来的。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
公元890年,梁军包围泽州城,泽州城下,梁军对晋军守将李罕之喊话道:“您常依仗太原的势力(即李克用军),如今上党已归唐(此时的唐朝实际上在朱温控制下),唐军已包围太原,沙陀族(指李克用)将找不到巢穴躲藏,您还有谁可以依靠而不降?”城中李存孝听后不以为然,率精骑5百围绕梁军营寨大呼道:“我们沙陀族之所以找巢穴,是为了用你们的肉来给将士们吃,快找个胖的来和我一战!”梁骁将邓季筠率军出战,李存孝舞槊迎战,将他生擒。当天晚上汴将李谠败走,李存孝追击,斩俘万余人,追至马牢关方回,然后又回头率军攻击潞州。
先前,朱温派葛从周、朱崇节守潞州听说李存孝率军赶来,马上弃城而逃,晋军于是收复了潞州。此战后李克用封康君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孝为汾州刺史,李存孝自认功劳最大,应当由他充任昭义留后,可是却被康君立抢去这官职,气愤怨恨,连续几天茶饭不思,随意斩杀属下士卒,始生叛意。
晋军连年攻进“赵王”王镕控制的常山,李存孝常任先锋,攻下临城、元氏。王镕求救于幽州的李匡威,李匡威兵到,晋军撤走。李存孝素与李存信关系不好,景福元年(892年)正月,王镕、李匡威合兵10余万攻尧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观望而不前进。
公元893年,李克用亲率大军出井陉,逼迫真定,而这时李存孝却去见王镕商讨军机。李克用知道后大怒,7月出兵讨伐李存孝,王镕先是派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败。9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营,虏奉诚军使孙考老,李存信军大乱。李克用亲率兵前往,掘沟堑以围城。李存孝出兵冲击,晋军无法筑成沟堑。河东牙将袁奉韬派人对李存孝道:“您所畏惧的只是晋王。晋王待沟堑筑成,定会留兵围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诸将都不是您的对手,筑好沟堑又有什么用?”李存孝同意,于是任由晋军筑沟堑。沟堑筑成后,深沟高垒,无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动。城中粮尽。
乾宁元年(894年)3月,李存孝登上城楼,哭着对城下的李克用道:“儿蒙王的大恩,位至将相,难道愿弃父子关系而投仇敌?这是由于存信诬陷的缘故。希望能活着见王,说句话就死。”李克用很感伤,派刘氏入城慰谕。刘氏带李存孝回来,他磕头请罪道:“儿于晋有功而无过,之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缘故!”李克用呵道:“你写给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毁谤我,这也是李存信逼你干的吗?”于是将他押回太原,以车裂处死。其实李克用本不想杀他,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李克用为此深恨诸将,但却没有谴责过李存信。李克用惋惜存孝,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势也逐渐转弱,而朱温的势力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本文作者:历史战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