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海上霸主竟是中国人野史趣闻

2018-08-29 22:00:24

在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发迹于日本但却在台湾自立门户,既是海商也是海盗,虽然是从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出发,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的利益,维护了中国海商和沿海居民的安全,但他一生既降明又降清,毫无忠诚可言,其子的性格却与他完全相反。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郑芝龙。

郑芝龙小名一官出生在闽南渔村的一个小官吏家庭,从小就学习海事。长大后的郑一官追随于日本平户岛的华侨大海盗商人李旦门下,初时担任翻译等工作,逐渐成为李旦的得力助手,深得李旦信任。并且在日本与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生下了后来大大有名的长子郑森(幼名福松,后名成功)。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郑芝龙最终还是在台湾自立门户,并且在李旦死后接管其台湾的产业和士卒。郑芝龙以台湾魍港为基地,劫掠福建及广东数地,郑芝龙势力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在福建虽事劫掠,但对泉州百姓却是异常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最终,明朝还是选择了招抚郑芝龙。

1633年郑芝龙于福建沿海金门海战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舶靠费用,郑芝龙也因此迅速富可倾国,俨然称为闽南的领主与海上霸主。可惜后来清军灭了明朝,郑芝龙也选择了投降满清,其子郑成功和一众兄弟均劝说无效。郑成功劝止郑芝龙未果后,对自己的父亲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于是率部出海,继续反清。清军利用郑芝龙数次劝降郑成功,可惜均未有效,最后在1661年,郑成功率部队收复台湾,重新开辟抗清基地。郑芝龙就这样完全失去了劝降的诱饵作用,于此年十月被清廷处死。

郑芝龙这个人从海盗起家,降明后虽有贡献,但最终还是不顾家人属下的劝阻投降了清朝,人品方面虽然为人诟病,但他在营建台湾上做出的贡献还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作者:秦汉客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