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是如何成为南中国海海贼王的?野史趣闻
看过《大国崛起》的人都知道,十六、十七世纪,正是荷兰最为强大的时候,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小荷兰,有着数万艘船,成为赫赫有名的“海上马车夫”。此时的荷兰正值巅峰,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海上第一任霸主。
但正是在荷兰最巅峰之时,却在在南中国多次被击败,甚至不得不交纳保护费,方才被允许在南中国海通行。而击败“海上马车夫”的,则是此时南中国海的海上霸主——郑芝龙。
郑芝龙
郑芝龙,字飞黄,小名叫一官,1604年生于福建泉州。郑芝龙是明末清初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及东南亚最大的海商兼海盗集团首领。郑芝龙只是福建一个普通小官吏家庭,既无显赫家世,更无雄厚根基,郑芝龙是如何白手起家成为南中国海的海盗之王呢?
郑芝龙自幼不喜读书,科举自然走不成了,而从小熟悉海事的福建沿海居民,自古就有出海的习俗,郑芝龙也不例外。17岁时郑芝龙因家庭困难,带领他的弟弟郑芝虎和郑芝豹到达澳门,投靠他的舅父黄程。
黄程是一名海商,在黄程那里,郑芝龙逐渐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并且学会了葡萄牙语,也在十八岁那年,受葡萄牙人影响,郑芝龙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也有了一个“尼古拉”的教名。
郑芝龙
由于郑芝龙精明能干,黄程将其派往日本经商。正是在日本,郑芝龙结交了大海商兼海盗李旦,并成为李旦的门下。郑芝龙再次在李旦门下脱颖而出,被李旦收为义子。依靠着李旦的资产和势力,再加上郑芝龙本身的精明能干,没过多久,郑芝龙就成为了有名的海上巨商。
善于结交的郑芝龙不但在华侨之中大名鼎鼎,他也积极结交日本的大名及幕府。甚至最终与日本平户藩的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结婚,也正是田川松最终为郑芝龙生下了长子郑森,也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
公元1624年,郑芝龙被李旦推荐前往台湾担任荷兰人的翻译。此时的荷兰人正处于巅峰,是纵横七大洋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在明军的逼迫下撤离澎湖列岛,转移到台湾后,修筑了两个要塞,侵占了台湾。郑芝龙也将重心由日本转移至台湾,但是没在荷兰人处呆多久,郑芝龙就离开了荷兰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生涯。
就在郑芝龙离开荷兰人的当年,郑芝龙的义父李旦去世,李旦的在台湾的产业和事业都归了郑芝龙,郑芝龙的势力开始迅速崛起。也正是在这一年,即公元1625年,大明天启五年,倭寇首领,漳州人颜思齐因病去世,留下他的海上军事力量和刚刚开拓的台湾。作为颜思齐的把兄弟,一贯具有威信的郑芝龙被众人推为了盟主,接收了颜思齐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势力和地盘,郑芝龙自此彻底自立门户。
台湾
郑芝龙自立门户后,他从福建老家招来了郑兴、郑明、郑彩等部将,并将部下分为“十八芝”,这也是郑芝龙名字的由来。自立门户后的郑芝龙继续大力发展,他并不断在福建等地招揽饥民开拓台湾,经商、海盗两不误,势力也迅速增加,成为了当时南中国海上最大的海上武装集团,并多次击败了明朝官军的围剿。
1627年,此时的郑芝龙已拥有了700多艘船,数万部下。郑芝龙的崛起,给明朝以极大震动,在围剿失败后,郑芝龙被明朝招安,担任了游击将军。而此时,意图称霸南中国海的荷兰也因为郑芝龙的崛起如芒在背。
郑芝龙集团
1633年,郑芝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在福建金门料罗湾爆发海战,郑芝龙将荷兰舰队击溃。料罗湾海战之后,郑芝龙彻底控制了南中国海的海路,他规定:途经南中国海的各国商船,都必须向他缴纳停泊费及保护费,否则该船将被抢劫或击沉。这个政策使得郑芝龙迅速积累了庞大的财富,变得富可敌国。
海战
不甘心失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多次联合其他西方势力及海盗进攻郑芝龙,但都被郑芝龙击败。据史书记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
也就是说,郑芝龙靠着垄断南中国海的海路,每年白银的收入高达上千万两。而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其中白银不过数百万两,还不如郑芝龙的收入高。而巅峰时,郑芝龙势力,拥有包括中国人、日本人、东南亚人在内的20万军力,超过3000艘大、小船只。
海上舰队
然而,由于郑芝龙政治上毫无远见,在清军入关后,郑芝龙认为明朝和清朝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放弃了自己经营的庞大海上力量,投降了清朝。但清政府并没有兑现诺言,他们将郑芝龙软禁在北京。后来,清朝多次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但均未成功。感到郑芝龙失去了利用价值,清朝将他投入了监狱之中,并在1661年将其杀害。
本文作者:鸢飞九天2018(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