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则徐写建议书野史趣闻

2018-08-29 11:00:28

本期连载:《剑魂箫韵——龚自珍传》 作家出版社 陈歆耕 著

该传记为国家出版重大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之一。中国社科院文史专家党圣元先生在审读后写下如斯评语:“本传非常值得一读。史家的穿射眼光,诗家的激越情怀,在书中,在字里行间,交相为用;反思性、批判性携带着历史、现实扑面而来,把你牵进龚自珍的精神世界,与他进行一次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时空的对视、对话”,“备觉震撼”。

也许,林则徐的命运在清王朝走向衰败过程中,不算是最惨烈的一个。因为,当这个王朝如果不能依仗自身内部机制完成更新,而只能由外来力量将已经腐朽的大厦推倒,常常总是面临强硬还是退让、主战还是主和的困境和纷争。虽然,从最后结果看,主战和主和基本都无法挽回王朝被埋葬的结局。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还是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转型期的肉食者和士人们免不了要做出痛苦的两难抉择。就如岳飞和秦桧,就如柳如是和钱谦益,就如林则徐和穆彰阿……

历史的訇然巨浪,既撞击出礁石坚挺的身姿,也揉搓淘洗着沙砾。

在林则徐临危受命,赴两广禁烟离京时,龚自珍曾为之送行,并专门写了一份建议书,名曰:《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道光十八年(1838),无论对于清王朝,还是对于整个中国近代史,都是一个不该轻易忘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清王朝不得不开始正视大英帝国在中国倾销鸦片带来的严重问题。而中国与外来入侵者的矛盾,从此渐渐走向白热化。最初鸦片作为药材,在明中叶即开始流入中国。南洋诸国曾将其做贡品,进奉给明廷,其量也极少。渐次鸦片与烟草混制,成为吸食品,并通过民间贸易的方式从中国沿海进入内地,吸食鸦片烟者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发生质变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英吉利东印度公司自本国政府获得垄断中国贸易之特权,以印度孟加拉等地为其产地,大量制作鸦片烟而向中国倾销,从中牟取暴利。清廷虽渐知吸食鸦片之危害,并多次发布禁令,也采取过很多措施,奈何越禁越盛,吸食者越来越多。走私船只与沿海衙吏相互勾结,使得输入中国的鸦片从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道光十八年(1838),二十余年间,增加了九倍。其恶果,不仅毒害国民之精神和体质,且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据鸿胪寺卿黄爵滋的奏本提供的数据,至道光十八年(1838)时,每年外流的白银约三千万两。

就在这一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御史朱成烈上奏,痛陈因鸦片烟输入而带来的国内银两短缺而无赖游民日增等危害。

17

本文作者:金羊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