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罗湾大海战:郑芝龙大破荷兰舰队野史趣闻

2018-08-29 10:30:43

明朝末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跑到东南亚来和葡萄牙人抢地盘,结果新旧势力在澳门海面上干了一架。羽毛还没长齐的荷兰人被葡萄牙打得落花流水,只好一直向东跑到不设防的澎湖群岛才停下来。荷兰人到了澎湖以后,居然当起了穿制服的海盗,在附近烧杀抢掠,抓了4000多名中国人和600多艘船只。他们让抓来的中国人当工人,给他们修建要塞,准备长期固守。在艰苦的劳动中,光累死的工人就有1300多人,剩下的都被他们卖掉当了奴隶。

17世纪的荷兰舰队

这件事没多久就传到了福建巡抚的耳朵里,哎呀,外国人打过来了,他马上调集军马战船前去攻打,另外下令所有私人船只都不能下海。结果打了半年,也没有把荷兰人赶走,就僵持了下来。这样一来,就有一帮人受不了了,谁呢?在海上做贸易的商人,也就是被官府叫做“海盗”的那帮人。“官府把海岸线给封了,再不下海做生意,东西都屯在集装箱里,违约金和保管费可交不起。”(误)那边打得如火如荼,这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快叫他们别打了,大家和气生财才是正道啊。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Superstar冒了出来,闪瞎了大家的眼。他就是郑芝龙。

这个郑芝龙不是别人,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老爸。日后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这也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祖宗家业。我们现在回到郑芝龙身上,他是福建南安人,历史书上说他“为人仗义、面容姣好”,最牛逼的是,他在当海盗的岁月里,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混日子,而是学会了西班牙语、日语和荷兰语,而且改信了天主教,除了当海盗之外,居然还兼职当当翻译什么的。人才啊,这次老大要出去谈判,身边现成的人选,除了找他还能找谁呢?

谈判的细节我们就不说了,反正结果就是明朝军队收复澎湖列岛,荷兰人可以跑到台湾呆着,并且允许他们到福建自由贸易。

荷兰人高兴啊,澎湖才多大点地方啊,海水一涨潮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居然把台湾给我们,爽爆了有没有。于是他们很快就拆除了堡垒,乐颠颠的跑到台湾去了。也正因为郑芝龙这伙人居中协调,荷兰人对他们比较信任,也非常乐意让他们承担起货物承销商的角色。这样一来,郑芝龙因为协调有功,得到了提拔重用,慢慢的成为了海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是海盗当家的可不是好当的,从后起之秀一跃变成老大的郑芝龙,自然引起了那些叔叔伯伯长辈们的不满。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朝廷军队,想要把郑芝龙做掉,自己当老大。可是官军连几百个荷兰人都干不过,哪里是郑芝龙的对手。郑芝龙一不做二不休,三两下,就连厦门都被郑芝龙攻陷了。随后他还在如今晋江安海这个地方建了一座繁华的海外贸易自由港,一时间繁华的程度可比现在的上海。可是这时候的郑芝龙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在台湾呆久了的荷兰人从洞里跑出来晒太阳了,想要在海上和郑芝龙抢生意。

荷兰人呆在台湾好好的,没事惹郑芝龙干嘛?其实他们也挺苦的,因为虽然说可以对福建贸易,可是所有商船要在台湾海峡航行,都要有郑家的通行证,做买卖也要通过郑家转一手,买得高卖得低,被郑芝龙给吃得死死的。本来荷兰人占台湾,是想通过这首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当跳板,一边可以和中国贸易赚钱,另一边蓄积力量和盘踞在东南亚的西班牙一决胜负,可是被郑芝龙这么一搅和,连活下去都有点困难了。要实现称霸东海的梦想,就得先干掉郑芝龙。

既然没什么好谈的,那就打吧。荷兰人把所有远东地区的船只都派到了前线,郑芝龙更狠,直接发出了“江湖追杀令”: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一个荷兰人头给银50两。当时朝廷的七品官月俸,相当今天县处级干部的月工资也不过白银五两左右。高赏格加上民族义气,使得郑芝龙的部下士气高涨。

双方在几次小规模的摩擦之后终于发展到了大海战。1633年9月,在料罗湾海面上,荷兰方面派出了9艘西洋战舰加50艘中国帆船,郑芝龙方面率领的是“海盗”和官军组成的联合舰队,共有50艘帆船和100艘小火船。别小看郑芝龙的火船个子小,战事一开,这些火船铺天盖地蜂拥而上,即便是欧洲“火船流”行家的荷兰人也没见过这么大手笔的“火烧赤壁”啊。还没等红毛鬼子反应过来,一阵喧嚣过后,他们的9艘西洋舰,就有两艘被焚毁,还有两艘撞沉,一艘被俘,其余几艘重伤后逃走。荷兰人大败。

料罗湾海战使荷兰人不得不屈服于中国海商集团的实力,从此荷兰人每年向郑芝龙的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能保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水域的安全。17世纪的远东海域完全变成了郑家的内湖。可是没等郑芝龙大展拳脚,威震天下,明朝就灭亡了。等到清朝的时候,搞闭关锁国,清政府天真的以为躲在龟壳里面就能永保太平,结果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本文作者:真知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