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皇帝赐给小国一个侮辱性国名,该国沿用600年后才改名野史趣闻

2018-08-27 16:00:19

倭国,在古代是汉人对日本国的称呼。而早在西周的时候,日本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年年朝贡。倭,在日文当中同“大和”发音一样,最初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含义,但是渐渐的,“倭国”却带有了贬义的含义。

汉朝的时候,汉朝皇帝总把日本当成中国的附属国,而日本也是如此自处的。日本年年朝贡,而汉朝皇帝也向日本传递汉朝的文化。在我们现在看来,虽是互利互惠,可是在当时日本向汉朝朝贡,是表明自己臣下的身份,而汉朝向日本传递自己的文化,则是为了显示自己是“天朝大国”,认为自己有义务“教化”下属的“蛮夷小国”。

汉朝皇帝向日本写诏书的时候,往往喜欢把对方称为汉倭国,到了汉武帝时期,甚至变为汉倭奴国,还赐给对方国王一颗汉倭奴国王印。在对方的国名前面加个汉字,意思就是对方是自己的属国。而“倭”,以及“倭奴”与此时也更具有轻蔑侮辱的含义,但是当时的日本,因为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对此也并没有说什么。

而到了隋朝的时候,日本国力逐渐强盛,国家内部的各种改革也使得他们开始追求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地位。而这样做第一步就是要摘掉自己这个具有侮辱性的国名,于是当时的天皇上书隋炀帝,新的第一行就写道:“日出处天子”,也是在那时,才把自己的皇帝称为天皇。但当时因此惹得隋炀帝大怒,改国名的事也就暂时搁置。直到唐朝,唐高宗时期,日本还是把国名改了过来,由此便从倭国成为了日本,沿用至今。

我是作者杰哥,欢迎大家关注和评论!

本文作者:杰哥谈娱乐八卦(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