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操名言: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历史真相如何?野史趣闻

2018-08-26 16:00:27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叫做: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名言的起源是因为董卓乱政时要迫害曹操,于是曹操从京城里逃了出来,中途路过了老朋友吕伯奢家,因为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造成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灭门惨案。

那么这个故事的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按照《魏书》的记载,当时实际上吕伯奢并不在家,是他的儿子和家里的客人看见曹操带着钱财很多,就起了歹心,要抢劫曹操,而且已经率先动手拉走了他的马,这个时候曹操暴起,拔出剑来把这些人给杀了。曹操杀完后也没有说: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这只是一起遇到歹人的正当防卫而已。

但《魏书》是魏国人写的史书,不一定靠得住,毕竟曹操是太祖,洗白下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种记载就如三国演义中的桥段那般,当时,曹操住在吕伯奢家里面,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外面有异响,曹操想起自己是董卓通缉捉拿的要犯,他担心吕伯奢一家为了赏银而加害于他,于是先下手为强,制造了吕伯奢全家灭门惨案。后来发现是误杀,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们要注意“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因为这是曹操勉强为自己的冲动行为找了个借口,证明他的内心是很挣扎的。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先生则是给原话加了天下二字,这意境就完全变了,一切都显的是那么的理直气壮,曹操无毒不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目前这两种记载并行于世,孰是孰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文作者:禾归论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