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上的一代情痴,早年却是一个看脸派野史趣闻
三国正史上的一代情痴,早年却是一个看脸派
《三国志》作为一本严肃的史书,是非常缺乏爱情故事的,所以到了《三国演义》和现代的电影电视剧里面,孙策周瑜和大小乔的半强迫式婚姻、吕布和貂蝉的偷情,甚至于刘皇叔和孙尚香的政治婚姻,也被当作爱情的戏码浓墨重彩的渲染演绎一番。
那么在三国历史上有没有让人黯然神伤的爱情传奇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被记载在晋人何劭的《荀粲传》里:

才子佳人
荀粲字奉倩,是曹操麾下的名臣荀彧的小儿子,他的几个哥哥都爱好儒学,就他一个人热爱道家学说,喜欢研究玄学,因此经常和自己的几位兄长辩论,往往让兄长们都落于下风。荀粲和当时的名士傅嘏、夏侯玄比较处得来。
他甚至直言父亲荀彧不如从兄荀攸。他的父亲荀彧是一位非常注重外表的美男子,每次拜访别人之前都要熏香,在别人家里,坐过的席子好几天都有香味;相比之下荀攸比较不拘小节,更加的真性情。

古典美人
荀粲觉得儒家的六籍里面,并没有关于人性的具体描写,实际上是圣人的糟粕(这个论点似乎有些武断,但不是我说的啊)。
作为当时的名士,道系的荀粲本来是这样的爱情观:“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以及“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翻译过来就是——女人嘛,脸蛋身材最重要,什么智慧什么女德都是浮云!这话说的,我感觉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要理直气壮。
可是他的爱情观,甚至他的一生,都因为一个女人而改变了。

古典美人
他听说骠骑将军曹洪的女儿很漂亮,于是就想方设法娶来做自己的妻子,自从得到曹洪的女儿之后,荀粲对她是万般宠爱,什么都给她最好的,设置了专门的房舍供自己和曹氏每日饮宴欢好。一次冬天曹氏生病发热,荀粲脱了衣服,跑到院子里把自己冻凉,然后又返回屋里用自己的身体替妻子人工降温——这就是就是现实版本的相濡以沫啊!

万般宠爱
大概是红颜薄命吧,曹氏最终还是病故了,在出殡之前,他的好朋友傅嘏来安慰他;看到他黯然神伤,却哭不出来,显然是已伤心到了极致。
傅嘏对他说:“你如果要求才色并茂,那固然是很难的。但你只要求漂亮,那应该很容易再找到,用不着这么悲伤吧?”
(真是一个不识趣的人!)
荀粲用汉武帝的一句名言毅然决然的回答他:“佳人难再得!逝者虽然不能说有倾国之色,但怎么可能容易再找到呢!”
这话我们今天好理解——荀粲认为他和曹氏之间的爱情,已经不可能也不愿意再找到替代!

佳人难再得
荀粲从此陷入深深的悲伤不能自拔,一年之后,郁郁而终。时年二十九岁。荀粲历来自视清高,不愿意和普通人交往,他的朋友都是一时之俊杰。参加他葬礼的只有十多个人,但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哭声让路人甲乙丙丁都为之感动。
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据,没有倾国之色的曹氏,是用什么俘获了“看脸派”祖师爷的荀粲的心,所以还是那句话: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以上内容文字部分为小编自家讲谭原创,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分享、雅喷!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作者:自家讲谭(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