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时酷吏张汤与西北政法大学野史趣闻
张汤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著名酷吏,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部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汉武大帝》电视剧中有很多戏份,看过的应该都比较熟悉他审理淮南王谋反的画面。
《汉书》记载张汤起于书吏,曾为长安吏、茂陵尉、侍御史,后迁升御史大夫,位至三公。因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的诬陷,被强令自杀。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张汤虽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
张汤与西北政法大学有什么关系呢?说来很有意思,张汤墓就是西北政法修建新校区时发现的,等于现代一所政法高等院校把古代最高司法长官、法律祖师爷的墓地挖了出来。。。这个
纯粹玩笑,我也毕业于西法大,04年入学,新校区第二批学生,开拓荒野,现在仍然保留当时学院升大学的校徽
重新说一次,是这样:“两千多年后,汉代位高权重的著名法律人张汤的墓穴,在高等政法院校被发现,并且张汤墓西侧几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一墙之隔的其他院校地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巧合”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言外之意,对于地处西北,已经逐渐边缘化没落的西政,无疑是一强心剂
2002年,西北政法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之初,西安市文物部门在校址上进行文物探查,在占地1078亩的校园里,专家们发现了战国、秦、汉、唐的古墓共88座,其中最重大的发现就是张汤墓。墓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式,坐东朝西,平面大致呈“甲”字形,墓道后连接甬道、墓室。已被盗扰,墓室门口、墓室东北角各有一椭圆形盗洞,直径约0.6~0.8米。
但出土了特点较为明显的西汉中期星云纹铜镜和武帝五铢钱等文物。
为珍罕的是,出土物中有2枚精致的双面穿带印,一枚印文为“张汤臣汤”,一枚为“张君信印”,印面径为1.8厘米,即古之所说“方寸之印”。此两印的出土表明墓主应为张汤,结合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制考古者推断此墓葬时代为西汉中期武帝之时。
一所学校就这么多古墓,试想一下,西安修建地铁,这个数量。。。
一亭、一碑、一馆,便是墓地的全部。提一下,由杨咏罡先生捐建,廉亭记里有介绍。
对于学法律的同学们来说,要想不挂科,还真的得到张汤墓前去拜一拜。
只有来到这里,亲自感受下,才能体会到文化的积淀。
警示、纪念、教学,与立法、执法、守法,组成一种别具意味的文化结构。社会、历史的大课题,既在这里沉思,又在这里延展。多少怨恨纷争,多少血泪荣辱,凝结一角,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权贵,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芳草和鸟鸣,怀抱着羞愧和骂名,不声不响,任人评说。
这些年,虽说西北政法在综合实力上已很难超越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华东政法、中南财经政法,但是也出去了一大批司法政法系统翘楚。
原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上任浙江检察长
除此之外,内蒙古检察长,山西检察长,黑龙江检察长,湖南高法院长,山东高法院长,福建省副省长、公安厅长,西藏检察长,贵州高法院长……
本文作者:泰山育青松(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