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程咬金是怎么死的?野史趣闻

2018-08-24 17:30:36

提起程咬金,谁都会联想到“三板斧”和强盗打劫的口头禅,“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打此过,留下买路财”。历史上真实的程知节却是个世家大族出身,虽然两唐书都没有明确记载程知节的家世背景,他的墓志铭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活了七十七岁,也算高寿。隋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又连年对外用兵,民生艰难,百姓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的队伍多达百余支,这些流寇以抢掠为生,为害乡里,程知节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组织“民团”数百人,对抗流寇,保得一方平安。

流寇越来越多,程知节逐渐疲于应付。乱世中人,如果做不到隐居避世,唯一的选择恐怕就是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主子,跟他一起建功立业,当时,瓦岗义军的首领李密落入了程知节的视线,在重视门阀制度的隋唐,李密的出身和个人魅力可以说是少有人及。他的曾祖父李弼,是八大柱国之一,北周时当过太师和魏国公,他的祖父李祖曜,是北周邢国公,他的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和蒲山公,代代显宦,更难得的是李密本人“养客礼贤,无所爱吝”,颇有当年的孟尝君之风,程知节率众投奔李密,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后果。

李渊让他们侍奉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已听说他们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年),太子李建成上向李渊进谗言,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得到长久的保全,能做得到吗?知节有死而已,不敢离开大王身边!”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长安怀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襄公。同年十月十一日,葬于九嵕山之原。

本文作者:Yun6848(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