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国岳府丨致敬骄傲的聊城人——岳飞野史趣闻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祖籍聊城。

他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

岳飞在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了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境况,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怀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百姓要求。

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把个人荣辱安危置之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议和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傀儡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议和。
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议和,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他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一直以来,碧桂园·国岳府
都想让大家更多的认识到
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人才
这些人用自己的一生
书写了属于聊城的历史
碧桂园·国岳府
致敬聊城骄傲人物


本文作者:聊城房天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