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荀彧,为何会选择服毒自尽?一世忠臣却落得如此下场野史趣闻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对于荀彧一定是不会陌生的吧,作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臣,荀彧做过的事情可谓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情,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荀彧这个人。

这里不得不插一个题外话,东汉末年有个人特别喜欢评价别人,这个人叫做何颙,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何颙可以说也算干了一件大事情,是什么事情呢?那就是曾经和王允一起灭掉了董卓,可以说何颙乃是立万世之功了,那么这个何颙跟荀彧有什么关系呢?一次何颙见到荀彧后大惊,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呀!”,当时荀彧还算是年少,古代名士到底是靠什么评价的,现在我们无从所知,但是唯一知道的一点那便是,这个荀彧真的不简单。

荀彧出生为颍川荀氏,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名门望族了,因为荀彧的祖先是荀子,荀子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吧,不仅如此,荀彧家里面的人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厉害,就举荀彧的祖父,荀淑来举例吧,荀淑作为东汉名士,可以说是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关键是荀淑不仅是名气够大,其号更狂,荀淑号神君,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这让笔者不由的想到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两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荀彧的父亲就是这八龙中的荀绲,荀彧在永汉元年被举孝廉,成为皇帝的守宫令,这个职务具体干什么的,想必大家也不是很清楚,反正简单的来说就是给皇帝掌管笔纸墨的,本来也算个闲职,荀彧过得也算是逍遥自在,但是好景不长呀,同年九月,董卓就废掉了当时的汉少帝刘辩,改立弘农王刘协为汉献帝,不仅如此,还将刘辩和其生母一起毒死,同年十一月,自任相国,此后权倾朝野,荀彧乃是忠贞之臣,自然看不得奸臣作乱,但是奈何自己手上有没有势力,无法和这董卓抗争,于是便辞官还乡,另谋他路。

于是一开始的荀彧是投靠了袁绍,历史上虽然对袁绍的评价不怎么好,但是好歹袁绍曾为曹操前半生的大敌,曹操对他尚且顾虑三分,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说是庸才呢?荀彧当时虽投靠了袁绍,但是荀彧深知袁绍不是他合适的君主,于是便又重新寻找新的君主,这次他遇到了他这辈子的明公,曹操。
相比起刘备那种靠哭解决问题的人,曹操可以说是十足的贤君,曹操一见荀彧来投靠,可以说是十分的激动,并且还激动的高呼道“这就是我的子房呀!”并且将荀彧拜为上宾,任荀彧为别部司马,当时荀彧29岁。

建安元年,汉献帝刘协在董承等大臣的帮助下,逃出了长安,当时的刘协可以说是过得十分凄惨,一路上那是饥不择食,甚至出现了大臣之间互相餐食的现象,当时所有诸侯对这个落魄的汉天子都是冷眼旁观,曹操的军队也是如此,当时曹军中对于是否要接济汉天子而出现了分歧,军中大部分将领认为这汉天子就是活生生的累赘,现在的诸侯们对汉天子都是嫌弃其如野狗,谁也不想惹一身骚,而此时唯独荀彧发声,劝诫曹操奉迎天子,并且说道“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对此斟酌许久,觉得荀彧之言言之有理,于是便奉迎天子,亲自将汉天子接到许都,还为刘协建造了宫殿,以君臣之礼继续侍奉汉天子,而曹操此举,让曹操收到汉室册封,成为了大将军,而荀彧也因此成为了尚书令。曹操奉迎天子的第二个优势便是以奉迎天子来命令诸侯,使得曹操日后中原一统战争能够顺利施行。

荀彧的能力有多大想必很多人不大清楚,曹操曾经对荀彧说,希望荀彧能够为他举荐一些人才,荀彧便向曹操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是曹操手下第一位让曹操喜爱不已的军师,只可惜天妒英才,戏志才死的早,故此曹操为此伤心许久,后来曹操又一次向荀彧询问,有什么贤才可以胜任军师一位,荀彧便又向曹操举荐了郭嘉,郭奉孝,郭嘉的大名想必没人不清楚吧,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这句话说得并不准确,但是不难看出,郭嘉的才智乃是当世绝顶的,荀彧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为曹操选举人才,可见荀彧的不凡。不仅如此,荀彧还向曹操推荐过其他的人才,其中还有就是陈群,陈群是谁想必大家可能不大清楚,但是陈群曾出了一个令后世用了许久的选官制度,那就是“九品官人法”,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隋朝,而荀彧推荐的另一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是谁想必没人不认识吧,他的后人代魏立晋,作为三国时期最后的获利者,司马懿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了,荀彧赏识人的能力可以说是十分出众的。

当初曹操最初心腹大患分别是吕布和刘绣,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在荀彧的帮助下,曹操将其逐个击破,其中水淹下邳便是荀彧的主意,吕布在下邳城被曹操水淹,粮草断绝后,吕布自知无路可退,只得投降,曹操原本想要将吕布收入麾下,却不想当时刘备在旁边煽风点火说道“莫要忘了丁原,董卓之事呀。”曹操这才作罢,将吕布杀掉。

后来曹操一统中原,便开始膨胀了,从一开始的司空到丞相,再到后来的魏王,荀彧做了一辈子的汉臣,不愿和曹操继续走下去,便向曹操请辞,曹操对于荀彧自然是十分希望挽留,于是后来荀彧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曹操命人给荀彧送来一只空碗,荀彧自知曹操是想要挽留他,但是荀彧同时也知道,若是自己不接受曹操的挽留,那便是只有身死这一条路。
荀彧最终选择服毒自尽,以此回答曹操自己做出的选择。一世忠臣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作者:趣读微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