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本土原创历史话剧《北魏风飏》龙城上演野史趣闻
北魏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朝代,又与山西息息相关。2017年6月14日,原创历史话剧《北魏风飏》,在青年宫演艺中心试演,该剧展现了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这一历史事件,再现了1400年前发生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多民族冲突与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北魏在山西建都,这是第一次由少数民族统一了北方,这是山西的一个重大本土题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段历史呈现出来。”市话剧团团长韩林介绍。
《北魏风飏》展现了冯太后与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的艰辛与血腥,以及民族冲突与融合的不易。剧中第三幕,鲜卑重臣拓跋璋府内,汉族大臣李冲、诸葛显光,与鲜卑大臣拓跋璋、贺楼丹等人议论冯太后推行的均田制。双方意见不同,诸葛显光与贺楼丹几句话不对便拔刀相向。长剑与弯刀正面碰撞,招招凶狠毒辣。两个民族的冲突,在两人刀光剑影间展现。
第三幕结尾处,鲜卑重臣与汉族大臣暂时达成共识,分别之际,刚刚还决斗的诸葛显光与贺楼丹,向对方拱手作揖,弯腰致意。汉臣与鲜卑大臣在国家利益面前,放下小异寻求大同,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心胸。
《北魏风飏》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曹熠创作,他曾创作《饭·局》,获得话剧“金狮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杨昕巍担纲执导,他多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奖”、话剧“金狮奖·导演奖”。杨昕巍介绍,《北魏风飏》不仅故事主线符合历史事实,剧中的很多人物动作细节也令人回味。“比如,单纯的一个下跪动作,就能体现出太监与大臣的身份不同,如果同为大臣,通过下跪这一个动作,也能看出人物认同还是反抗的心理活动。”
璋、贺楼丹等人议论冯太后推行的均田制。双方意见不同,诸葛显光与贺楼丹几句话不对便拔刀相向。长剑与弯刀正面碰撞,招招凶狠毒辣。两个民族的冲突,在两人刀光剑影间展现。
第三幕结尾处,鲜卑重臣与汉族大臣暂时达成共识,分别之际,刚刚还决斗的诸葛显光与贺楼丹,向对方拱手作揖,弯腰致意。汉臣与鲜卑大臣在国家利益面前,放下小异寻求大同,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心胸。
话剧《北魏风飏》分为五幕,舞台上出现了鲜卑帐篷、汉代宫殿、云冈石窟等场景,舞美设计大气磅礴,远近景色各异,安排巧妙。剧中人物服装设计考究,鲜卑族骠骑将军贺楼丹头戴狐尾皮帽,身穿翻毛长袍,弯刀系于腰间,尽显少数民族彪悍之风。
演出结尾处,远处的云冈石窟大佛面带微笑,近处冯太后背着孝文帝穿梭在树林间。冯太后问孝文帝:“奶奶背着你是什么感觉?”孝文帝笑着回答,我只感觉到奶奶喘着粗气,身体一颤一颤的,我在您的背上学会了经史子集,学到了秦皇汉武。冯太后微微点了点头,缓缓地说,“奶奶那时候背着你,就觉得背着大魏的江山和未来,背着我大魏的一代明君。”大幕缓缓落下,北魏风貌在眼前逐渐清晰。
葛显光与贺楼丹,向对方拱手作揖,弯腰致意。汉臣与鲜卑大臣在国家利益面前,放下小异寻求大同,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心胸。
本文作者:500px(今日头条)
-
Tags: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