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治国不力,国家衰退野史趣闻

2018-08-20 10:30:39

唐德宗李适,唐代宗李豫的长子,唐朝的第九位皇帝。

李适擅长写文章,尤其是写诗。常常在宫中办诗会,并亲自评判。有时候与学士讨论诗,很晚都不睡。李适从小就非常有天赋,机敏。

李适在位前期,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信任正直的官员,任用杨炎为宰相,国家欣欣向荣。但是后来任用卢杞等奸臣,国家就渐渐衰弱了。他还让太监当禁军的统帅,收很多的税,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李适十四岁时,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唐玄宗逃到四川,天下大乱。李适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李适即位后,大多时候都是亲近朝廷官员的。李适的父亲代宗,因为是由太监拥立,所以对太监非常宽容,特别是派往各地的太监,公开收钱。李适当皇太子的时候就很清楚其中的弊端,所以当上皇帝后,就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改变。在刚刚即位的当年,李适派太监去淮西办事。此人回京后,李适知道,别人不仅送了他许多名贵的东西,还送了他骏马和奴婢。李适大怒,把那个太监打了六十杖以后又处以流刑。此事传出京城,那些出去办事还没有回来的,都悄悄地把礼品扔到山谷之中,没有收到礼品的就再不敢乱来了。

李适曾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适问:“百姓们生活的高兴吗?”

赵光奇回答说:“不高兴。”

李适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不守信用。前边说的是除两税以外不再有其他,现在除了两税之外的各种强迫收费比两税还要多很多。开始时说收百姓的粮食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现在却强迫百姓们把粮食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由于路很远,很多人家干农活的牲口被累死了,车也坏了,导致家庭破产。人们的生活这么苦,有什么可高兴的呢!皇帝住在皇宫里,哪里会知道这些呢!”李适听后,就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但是免掉那一家的税有什么用呢,他本应该彻查有关部门的贪官污吏和身边小人,好好处理这件事。他却只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徭役,天下这么大哪能每个人都能对皇帝说他们的遭遇呢。

李适的生母沈氏在洛阳失踪了。他虽然派人到处找,找了十几年都没有结果。李适当皇帝后,遥尊沈氏为皇太后,李适在殿前痛哭。为了寻找生母,李适采纳了大臣的建议,派人多方查找。后来有消息传来,在洛阳找到了沈氏,然而,很快就证实“沈太后”是假的,因为年纪相貌很像沈氏就冒充她。大家很气愤,都请求治她的罪,但是李适不但不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从此之后,冒名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氏。

本文作者:笨水牛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