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宗室后裔:看起来活得很潇洒,其实很艰难!野史趣闻
晋朝宗室后裔:看起来活得很潇洒,其实很艰难!
婉如清扬
都说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这句话对于司马消难来说,是太合适不过了。他一辈子,没有别的愿望,就只希望能够好好活下去,可是到头来,他只能带着委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司马消难是河内温县人,作为晋朝宗室后裔,他无法恢复祖先的荣光,他能做的不过是在自己的朋友身边装一装,显得很有学问而已。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制造老典籍,在朋友们面前充充阔。但是这种装很有限,因为大家都知道,甚至还有人笑他:“黄纸五经,赤轴三史。”司马消难也并没有恼羞成怒,讪笑着不再干了。
司马消难是个本分人。他父亲司马子如对尔朱氏集团严重不满,投靠了高欢集团。为了表示感谢他的全力支持,高欢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消难。高欢儿子高洋建立北齐后,司马消难也因此成了皇家女婿。不过他并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相反,他还挺重情义。高季式因罪被罢官,门庭冷落,司马消难因为过去与高季式的交情,仍然时常去安慰他,有一次甚至因此而误了上朝的时间。
只是,他是驸马,又是开国功臣之子,纷乱的朝廷纷争里,司马消难注定是不会有平静的生活的。他和人交友,并不局限于人家是否有权势。此前,公主还只是个千金小姐,但是成了公主之后,就再也看不起他了,在她眼里,他的一切都是不分好坏,而在北齐皇帝眼里,这明显是在准备谋反的节奏。宠爱渐衰,官职渐低,皇帝把贵族大量逃亡的帐算在他头上时,司马消难就再也待不下去了,他举家流亡北周。
成为北周一员之后,与他在一起的,都是那些有德君子。因为他和杨忠两人关系特好,二人还结拜成异姓兄弟,再加上他个人的努力,他的官职也一升再升,由大将军,柱国,一直做到四辅之一,北周蒸蒸日上。
大象元年二月,即公元579年,周宣帝让位给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这年七月,宇文阐完婚,娶的皇后就是司马消难的女儿司马令姬。杨坚是周宣帝的岳丈,而司马消难是静帝的岳丈。按理来说两人应该很亲密才是,只可惜不是什么事情都有道理可讲的。
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去世,杨坚擅权,从朝廷中枢中被排挤出来的司马消难很不满意,虽然他已经降为郧州总管,但是他还是联合强藩尉迟迥等人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为保证胜利,他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泳送到陈朝作人质,希望得到陈朝的援助:就算他们不出兵,不要在背后放火就好。读史到此,总感觉到他的无奈,一把年纪了,本来只盼着小皇帝长大,自己安安心心做个国丈就好了,没想到,这会儿还得恬着一张老脸,把儿子送出去。
(网络图)人活着,不可能只想自己,他得想想自己的女儿和万千百姓。只是时势已经完全不同,他失败了,他只能选择再次逃亡,哪里才是安身立命之处?除了陈朝,已别无他处。
落难后的司马消难到了陈朝,虽然做了所谓的车骑将军,却是一个兵也没有,虽然担任司空,却并无任何实权。哪怕是到最后,他担任的所谓的三监军之一,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他并没有指挥军队。
陈后主不堪一击,终至亡国,从上到下,投降的人多了去了。有人在后主被抓之前,已经先行缴械,但是司马消难没有,他在接到通知后才投降。
只是等待他的却是羞辱。
本来嘛,作为陈朝一员,投降后也没指望过多好的待遇,但是陈朝绝大部分官员都保留官职和待遇时,司马消难却被降为乐户。对于司马消难来说,还不如杀了他来得痛快,他是杨坚的长辈,在北周时代,杨坚都常当面叫他叔叔。他是前朝国丈,他是杨坚的叔叔,现在他却成了一个低贱的乐户!还有什么比这更具有羞辱意义?
如果说司马消难是个庸人的话,那么可以接受这样的结局。偏偏是他其实很有能力。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只要是他份内的事情,他都做得很好,哪怕是在陈朝,官职越降越低,在百姓中,他也很有政声,受百姓爱戴。
我想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的反叛给过杨坚太大的打击,以至于九年后再见时,杨坚要狠狠地杀杀他的威风,压压他的锐气。其实,司马消难早没有锐气可消,多年的被打压,他已经麻木了。当年举旗造反,其实是有多么无奈,自己的女儿身在皇宫变成人质,自己的儿子又被亲手送去陈朝,这一打下去,胜了固然可以解救百姓,但是失败了呢?自己一世英名扫地,女儿更是没有活命的机会。所以,当陈后主投降诏书下达那一刻起,司马消难就已经绝望了,不过,他还希望杨坚能念在当初他和杨忠的情份上,饶他一命。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命是保住了,他却成了乐户!最低最贱最卑微的尘泥一般的存在!他无法接受,在抑郁中不能自拔,二十天后,隋文帝又下一道诏书,免去他乐户的身份,还接见了他,高高在上的君王,再没有当初喊他叔叔的模样。两人说了什么,没人清楚,只知道,司马消难回家后不久,就死了。
司马消难是大时代下一个悲剧的人物,他历经四朝,却无法风光。他是北齐的驸马,却也是北齐的弃臣;他是北周功臣,忠臣,却被逼逃亡;他成了陈朝的降臣,最终却难保清贵;他随皇帝投降隋朝,受羞辱后死去。他是前朝宗室,早已经零落成泥。(婉如清扬)
本文作者:宛如清扬(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