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解密——先夏遗存、百濮中兴、塞种加盟(二)野史趣闻
三、鱼凫氏——新百濮部族,O1b、R1a、O1a
三星堆最鼎盛的青铜时期是第三期,第三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1600—前1200年,对应史料上的“鱼凫”。原因之一是鼎盛期的文物上有大量的鱼图案,该时间段等于中原的晚商时期,青铜时代比中原稍晚。
专家最新发现,三星堆虽然没有史书,但青铜头像具有丰厚的史书价值,其发型、发饰捎带出族群情报。头像上有两种特色鲜明的发型:一种是脑后梳着一条下垂的麻花长辫,一种则长发上盘并以发笄牢固。专家以为,从三星堆出土青铜头像的数目上察看,辫发族群有劣势;辫发族群执掌社会中政治、经济等世俗事务,地位比笄发者低。殷墟同样有辫发人物像,地位不高。而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居住在云南地区的西南夷族有蓄辫的习俗,简单来说,辫发者应该为蜀地的夷族土著。

看上去像祭奠神职职员的,均属于笄发族群。笄发者应是神职人员,从事宗教的祭祀活动。神职人员地位崇高,推测为塞种人,R1a类型。

前文提到了,先羌部族北上参与夏朝的建设,蜀地形成人口真空,原百濮构成的柏灌氏独木难支,出现了一段低潮期。之后,南边的塞种人、东边的百越人纷纷涌入蜀地,形成了一股多元文化的冲击。冲击体现在文物上,百越文化强势插入——三星堆器物坑出土巨大的铜鸟头、人首鸟身的铜神像等,反映了鸟的显赫地位,而且,三星堆的玉器文化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鸟图腾、玉器文化起源于中国的东部沿海,经过华中的百濮人传入蜀地。

三星堆的祭祀对象既有祖先崇拜,更有以鸟、神树为代表的太阳崇拜。太阳崇拜在良渚文化中也有反映,说明O1a的百越人很可能也参与到了三星堆的三期建设中。

神树则可能是先夏的遗存,是所谓的“建木”,或者也与百濮、百越人有关,神树上每根树枝各有九只鸟,下部还有龙,感觉是一种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
百越的老巢在东部沿海,远涉到蜀地的人数并不会多。人数比较多的,应该是O1b的百濮部族,在长江流域生活着很多百濮部落,有一支善于捕鱼的华中百濮,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和原百濮土著合并,形成鱼凫氏的主体,所以我们称之为“百濮中兴”。虽然百濮人数众多,但他们没有塞种人的先进技术,在文化上处于老二的地位。百濮后来再与其他族群混居,形成西南夷族,此是后话。
塞种人带来了青铜技术和黄金面具、权杖,注意:这是一支老塞种人,并不是铁器时代的新塞种人,战国时期古滇的斯基泰文化属于新塞种人,新塞种人以优秀的骑兵著称。
老塞种人为何不见于记载?当时整个斯基泰文化、南方丝绸之路都鲜为人知,也没有文字,没记载一点也不奇怪。据说老塞种人喜欢经商,以农耕为生。他们不喜欢武力,注重神灵和祭祀,祭祀在他们心目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更制定出神权高于王权,并以金杖作为神权的最高象征。老塞种人为鱼凫氏提供青铜器和祭祀制度,鱼凫氏给予塞人统治人民的地位,双方和睦相处,共建大蜀国,所以我们称之为“塞种加盟”。。蜀国之所以能在商代晚期发展成称霸一方的方国,除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频繁。
公元前1600至前1100的商帝国,以其宏大的城址、难以计数的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系统,呈现了黄河流域青铜文明鼎盛时期的面貌。而长江流域的蜀国,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与商齐相辉映,鼎足而立。商国、蜀国互相鼎立的时间,大约有五百多年。
商国、蜀国的祭祀也不尽相同。商人认为,先祖的亡灵甚至仍然以上帝的形式参与着国家的管理,上帝永恒存在,从而形成一种原始的、唯一神的萨满教。而蜀国也是一个“神的国度”,是“群巫之国”,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之中,大多数是祭祀用品,他们既崇拜祖先,又崇拜鸟和太阳、以及土地,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体系。蜀以金杖为最高象征,商人则以九鼎,非常明显地反映出,这是两个不同的文明系统。
甲骨文中也保存有关于商、蜀关系的史料,辞例有:
癸巳卜贞旬在蜀(《合集》33141、33142)
癸卯卜贞至蜀无祸(《合集》21729)
癸丑贞至蜀无祸(《合集》21731)
癸未卜贞至蜀无祸(《合集》21724)
贞蜀不其受年(《合集》9774正)
贞蜀不其受年二月。二告(《合集》9775正)
丁卯卜口贞王口口于蜀(《合集》6860)
丁卯卜口贞王口口于蜀。二告(《合集》6862)
伐┅┅蜀(《合集》35083)
上述辞条中,“在蜀”、“至蜀”、“伐蜀”可证商蜀两国之间有过交往,商王更曾经亲自率人或派臣下“征蜀”。“贞蜀不其受年”的辞条,则显示了商王对蜀地年收成的关注,证明蜀确是商时期时服时叛的方国。
三星堆极少有青铜兵器出土,说明古蜀国不喜欢战争,他们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被商压迫得太厉害,他们才起来反抗一下。但是蜀国在武力上不是商帝国的对手,一直被打败,蜀国唯有和西北的周人联合。由于他们都被商人打压,同病相怜,所以他们组建了一支以周人为盟主的反商联盟。
《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尚书·牧誓》则详细记录了周武王邀请的八大部落——“庸、蜀、羌、 髳、微、卢、彭、濮”。
可以看出,八大部落都是O1b的百濮部族或近亲,名为巴蜀之师。此次大规模的反商战役获得了大胜利,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原王朝:周。
作为对蜀国的奖励,姬周分封了蜀国的一支弓鱼氏到宝鸡,并把宗室井姬嫁给了弓鱼伯。弓鱼氏翻过了秦岭的北坡,把汉中、宝鸡也划进了蜀国的势力范围。考古上得知,弓鱼氏是一个以鸟为祖先神、氏族标识,且又以鱼为捕获对象的族群,他们还保留了铜鸭(凫)首的短杖。
西周建立之后,弓鱼伯不要西周的陶器,却要了西周的文字,说明蜀国原先的确是没有文字的,他们只发明了七个至今无法破解的符号。弓鱼伯死后,奉行人殉制度,好几座墓中都有不止于一个人埋葬,而是好几个人的,证明除墓主人外其余人是殉葬者。想必三星堆也有人殉制度,可惜尸骨无存了。考古学家也一直没找到古蜀王的王陵,否则多数谜团都很容易破解。
四、开明王朝——百越部族,O1a、O1b、O2a
鱼凫氏在三星堆建都立国,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不断繁荣,国力逐步强盛,疆域开始大规模扩大,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青铜文化日益发达,数百年后,在成都平原创立了称霸一方的古蜀王国。但没想到的是,这个王国顷刻间便瓦解了。时间来到公元前1100—前900年,即三星堆第四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安阳殷墟遗址。此时三星堆文化遗存的范围不断缩小,蜀国雄风不再,古蜀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鱼凫氏旁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居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的金沙遗址开始崛起,这就是杜宇王国,此时蜀国出现了两个政权鼎足而立,三星堆和金沙政权。。不久,作为蜀国都邑标志的三星堆古城被废弃,精美的金器、青铜器、玉器和象牙等集中埋藏起来,它们是有序排列的,说明是本族人精心挖掘、掩埋,器物坑掩埋的时间和三星堆古城废弃的时间一致。这便是最难解的,三星堆遗址为何突然消失之谜!

鱼凫氏的三星堆悄然消失了,弓鱼也消失了。弓鱼伯在姬周的地位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鱼国不见于金文和文献记载,可见其影响力非常弱小,而且弓鱼离姬周的根据地太近了,可能被姬周的近亲诸侯矢国所灭。可以猜测,蜀国势力的覆灭,是姬周有预谋地策划的政治事件,杜宇便可能是姬周派出的一个高级特工,他奉命去牵制蜀国。我们来一步步还原一下。
杜宇来到蜀地,胡编了一段自己的身世,对蜀人慌称自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蜀王本纪》说“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今云南昭通)……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又“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这两段话蕴含了很多信息,首先杜宇不是四川土著。其次,杜宇娶了一个云南昭通的女子利小姐,利小姐可能是大氏族首领梁氏的女儿。杜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从姬周那边带来了一队人马,很快获得了云南大氏族的支持,随后在蜀地称王。
杜宇因为老婆的缘故,得以控制了云南的金铜矿资源,杜宇把金铜矿贩卖给鱼凫氏,一面刺探鱼凫氏虚实,一面积累财富。然后,杜宇又在成都“教民务农”,他利用在姬周那里学到的农耕知识,教化当地人民,从而积累了一定的名望。不久,杜宇摸清了鱼凫氏的底细——原来鱼凫氏并不是奉行君主集权制度,而是长老议会制,权力分散在多个部落长老身上,有重大事务,长老们就开会协商。而塞种人的数量极少,他们只负责祭祀体系,不干涉世俗事务。他们两方都不善于用兵打仗,沉迷在和平盛世的幻觉里,平时他们只拥有少量的军队,用来维持日常秩序。
杜宇觉得机不可失,他集合最能战斗的人,组建了一支精英部队。有一天杜宇突然去攻打鱼凫氏,鱼凫氏一直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很久没有经历战争,顿时淬不及防。鱼凫氏考虑到城墙可能失守,祭祀神器不能便宜对方,他们连忙把神器烧毁,找了个地方匆匆埋掉。怎料,杜宇迅速从北城墙攻破了鱼凫氏,塞人全数战死,工匠投降。鱼凫氏死伤惨重,只有少部分人员跑掉,逃到了东边,鱼凫氏王国灭亡。话说鱼凫氏在塞人的帮助下,青铜铸造水平已经相当可观,青铜跪坐像、立人像、人头像、金面罩、金箔、玉璋、玉戈等,开创了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但是最终被杜宇所取代,鱼凫氏再也没有回来。
杜宇取代鱼凫后,并没有立即迁都,三星堆是蜀国千年古都,影响力摆在那里。杜宇王朝开创了十二桥文化,持续时间是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杜宇在云南组织了一批新的铸铜工匠,带上东川矿区的金铜原料到蜀都,原有工匠也积极配合,共同促进了冶铸青铜工艺的大提高,迅速恢复了西南地区繁荣的商贸市场,进一步促进了古蜀王朝的对外开放。此时,杜宇自以为控制的地盘比前任更大了,功盖诸王,志得意满,于是一心追求享乐,政事委托给土著头目——鳖灵。
《蜀王本纪》记载:“望帝积百余岁。”百余岁意味着,杜宇死后帝位传给了幼子。鳖灵权倾朝野,进一步逼宫,希望夺取整个江山。杜宇遗留下来的亲信、利小姐无力控制,索性演了一场禅让大戏,把金杖传给了鳖灵,如尧舜的禅让故事。杜宇一伙深谙姬周鼓吹的禅让故事,又精通农耕之术,说明他们来自于姬周族群,推测Y染为O2a类型。O2a在蜀地是少数派,无力控制人数多的当地土著,被摘桃子。
鳖灵把开明王朝的都城迁到金沙,他特别注重太阳崇拜,他在青铜器上加强了这个风格。鳖灵的文化特征虽然和鱼凫氏类似,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推测鳖灵为O1a类型,一支和百濮文化接近的土著。开明王朝传了十二世,从春秋中叶到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历时约350年。金沙是十二桥文化里面出土文物等级最高,延续的时间最长的遗址。
全剧终。。

你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天真,鳖灵家族的后裔还有戏唱。
鳖灵家族的王子蜀泮,辗转到越南北部的河内,建立了一个瓯貉国,统治越南北部,至今越南北部还有高频的O1a类型。蜀泮在位期间,制造了灵弩,抵御了秦朝的多次进攻,最终被南越王赵佗所灭。
本文作者:基因看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