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曾犯过一个极低级的失误,若无此人献计,汉朝国运超不过3年野史趣闻
文/格瓦拉同志
汉高帝刘邦虽然善于识人、用人,但不擅长领军打仗,在战场上曾犯下过不少严重的战略失误。在这一系列战略失误中,最低级、最可怕的,发生在对匈奴作战期间。那么,这是一个怎样低级的战略失误?它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刘邦最终又是如何破局的呢?一切,还要从刘邦征讨反王韩信说起(此韩信非彼韩信)。
韩信本是韩国的贵族,后随张良入关,在刘邦手底下担任将军。刘邦利用韩信的身份和威望,派他攻取韩国故地,随即便封他为韩王(此后史书为跟名将韩信区分开,便称呼韩王韩信为“韩王信”)。刘邦称帝后,考虑到韩王信的封地全是战略要地,便将他改封到太原以北,并以马邑为国都。

韩王信奉命抵御匈奴,最终却叛国投降
马邑靠近匈奴,由此经常遭遇对方的侵袭,韩王信抵挡不住,便屡次派人向冒顿单于求和。刘邦虽然派援军救助韩王信,但在得知后者曾多次向匈奴求和后,便认为他有外通匈奴、内侵中原的嫌疑。韩王信无以自明,又担心皇帝会处死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的就投降匈奴,并援引对方南侵太原。
太原是抵御匈奴、捍卫中原的军事要地,一旦陷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刘邦在听闻太原被围的消息后,马上便率大军32万北征,同行的还有陈平、娄敬、樊哙、周勃等一干谋臣名将。刘邦于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出兵,此时距离汉朝正式建国才只有两年时间。

刘邦误中匈奴埋伏,被围困在白登山
汉军进入太原郡境内后,连战连捷,并在铜鞮战役中重创韩王信的主力,并迫使后者狼狈地逃奔匈奴。紧接着,汉军又在太原、离石、娄烦接连击溃匈奴与韩王信的联军,战绩非常辉煌。一连串的胜利让刘邦熏熏然,误以为匈奴兵不堪一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场大灾难转眼即到。
原来刘邦听闻冒顿单于驻军代谷的消息后,便派人以出使的名义前往侦察敌情,而冒顿单于早就料到这点,便将其精锐士兵、肥壮牛马等隐藏起来,只对外展示老弱病残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以此来迷惑汉军。刘邦前后派出十余批使者,而他们回来后都说匈奴可击。刘邦信以为真,便亲率数万骑兵先行,结果刚到平城白登山,便被设伏已久的冒顿单于“包了饺子”。

冒顿单于困住刘邦,意在将他生擒
冒顿单于围住刘邦后,马上指挥40万大军将汉军后续主力拦截住,然后拼命地攻打陷入包围圈内的汉军。此时,困守在白登山的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再加上天气极寒,将士们尚未开战,被冻掉手指的竟占十分之二三,人员减损情况令人堪忧(“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见《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冒顿单于虽然一时间没能拿下白登山,但汉军七天内被断水断粮,无论是身体还是士气早已严重透支,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对手围歼,而贵为皇帝的刘邦自然也不能幸免。一旦匈奴俘获刘邦,便会挟持他南下入侵中原,彼时汉朝恐怕难以抵御,中原有可能再度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中。

陈平献计贿赂匈奴阏氏,刘邦才得以突围
正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大谋士陈平献上一计,请求刘邦派使者贿赂冒顿的阏氏(即匈奴王后),并请她游说冒顿放汉军一条生路。阏氏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随后以“两主不相困、汉地难守”为由,劝说夫君解除围困,使两国重新和好。先前,韩王信跟冒顿单于约定联合夹击汉军,但到期却没有出现,令单于心生猜疑,如今再听老婆这样讲,便真的打开包围圈的一角,放刘邦一条生路。
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引文同上。
刘邦侥幸逃出生天后,从此再不敢提对匈奴用兵之事,对于冒顿的肆意欺凌,只能以和亲的方式来笼络。不仅如此,汉朝每年都要奉送给匈奴大量的财物,以此来换取冒顿停止南侵。既送美女又送财物,要说刘邦对匈奴采取的外交手段,与宋朝对辽夏金采取的“岁币外交”相比,其屈辱程度恐怕更深。

刘邦突围后,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当然这里面也有“积极”意义,那便是使汉朝得以摆脱灭亡的危险,赢得喘息、发展的机会,并为将来的复仇不断地积蓄力量。半个多世纪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连番出击匈奴,给对方带来毁灭性打击,一雪汉初之耻,这也是后话了。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本文作者:文史砖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