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波辽、金、西夏的有趣冷知识,让你能更全面的了解这三个朝代野史趣闻
五代十国过后,中国领土上出现了5个著名的朝代,前者是北宋,西夏和辽朝,后者是南宋,西夏和金朝。对于南北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毕竟是汉人建立的朝代。可对于辽、金、西夏,大家就没那么了解了。因此今天我给大家来一波辽、金、西夏的有趣冷知识,让你能更全面的了解这三个朝代。
1,北宋真宗赵恒时期,宋辽约为兄弟。两国既然是兄弟了,那后世子孙自然也要论辈分了。可偏偏辽道宗耶律洪基极其命长,在位整整46年。于是乎大宋连死几个皇帝之后,宋哲宗赵煦就要对辽道宗自称侄孙了。幸亏辽道宗自己弄死了儿子,最后孙子天祚帝耶律延禧登基,这才和宋徽宗赵佶又平辈回来。

2,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本人认为西夏皇帝是他外甥,北宋皇帝是他兄弟。可是当金朝灭辽朝时,辽天祚帝出逃在外,宋徽宗想招纳他归附宋朝。说已经在汴京帮他建造王府,只要肯来,就待你以皇兄之礼,位居徽宗亲兄弟燕王和越王之上,辽天祚帝却不想来。
3,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后,由于他对汉高祖刘邦的追慕,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还有个汉名叫刘亿;又因为萧何专心辅助刘邦成就大业,所以把与耶律氏一直保持通婚的唯乙室和拔里氏这两个部落,改成萧氏(述律氏)。
4,金朝最初造反的时候,并不打算彻底灭亡辽朝,而是双方有长期的谈判,金朝打算复制一个“澶渊之盟”,与辽朝结为兄弟国,分庭抗礼,而北宋每年交来的岁币哥俩平分。

5,金朝建立初期,部落制度的余续非常明显,不是很看重尊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进燕京(北京),原辽朝的大臣很识相的拿出了原辽国皇帝用的御伞黄盖,结果完颜阿骨打很不高兴的表示:“我们有这么多人,你拿一把伞怎么够?”金朝初年的宫室也非常简陋,完颜阿骨打称帝之后,只是在家里面多放了一对黄色椅子。
6,上文不是说了,金朝建立初期不是很看重尊卑,因此会出现这样一幕:金朝君臣一块在拉林河里面游泳,相互搓背;百姓杀了一只鸡,就跑到路上拦下皇帝来家里做客吃饭。金朝灭亡北宋之后,金熙宗完颜亶打猎的时候,君臣还一块儿骑马奔驰抢人头,让后来的汉族臣子震惊。
7,金朝的文人都很喜欢苏轼,并且将金朝文派视为苏轼豪放派延续,是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而在政治上,金朝的皇帝喜欢司马光,金熙宗完颜亶曾经送给完颜亮一副司马公的画像,鼓励完颜亮像司马光那样做贤臣。

8,根据日本的史学家外山氏研究表明:靖康之变后,金朝一度有意让司马光的侄孙司马朴担任皇帝,但是被他拒绝了;十几年之后的绍兴议和,金朝使臣还冷不丁的提出:让赵构重用司马光的子孙。
9,金朝的各种税收相对都很低,但这不意味是好事。因为金朝是这样的:平时不好好收税,等到出事了要用钱了开始猛力搜刮,既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也没有让国家获得充足的财富,最后还落得一个残暴的名声。因此元朝人对于金朝的税收政策极端鄙视。
10,金朝开国初期人比较朴实(对自己朴实,对敌人野蛮),祝寿不说千岁万岁,而是说祝你活一百二十岁。结果大金国祚真的是120年。

11,西夏皇族本不姓李,姓拓跋,后来祖上帮着大唐打了黄巢起义,赐姓李据夏州。是为后来的定难军节度使,成了实际的割据势力,代代相传,为西夏之滥觞。五代期间这一家也都对五代称臣,到了北宋的时候开始也对北宋称臣,还被赐姓了赵。后来李继迁起事到李元昊称帝,李元昊又改姓嵬名。
12,到了李元昊儿子李谅祚登基后,一心想汉化,又给北宋上书说希望改回去姓李。北宋不满他们改回姓李而不姓赵(大唐都完了多少年了),又嫌折腾,于是斥责了他们一番,最后维持现状。因此西夏皇族还姓嵬名。
13,李谅祚的皇后和他儿子李秉常的皇后是姑姑和侄女的关系,而且这俩货还是汉人,史称大小梁后。李谅祚,包括他儿子李秉常还有后来的李乾顺都是一心想汉化的,可是这三位皇帝都死的早。结果大小梁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拉拢党项贵族,虽然两人自己是汉人却大力废除汉仪推行番礼。

14,西夏最重要的经济命脉还是盐,因此虽说西夏是打败过宋,但是还得是对宋辽都称臣,面子上宋还封西夏当夏国王,宋才开放市场卖盐给它。后来金朝来了又得对金称臣。但是对边上青藏高原上的小国,西夏就算大国了,这些小国有啥事西夏还得招抚招抚。(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本文作者:Emperor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