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渊源-弘农杨氏野史趣闻

2018-08-16 18:30:17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病逝,外戚杨坚将年仅八岁的幼弱皇子宇文阐扶上皇位,从而占据了抢班夺位的绝佳位置。

公元581年,杨坚把政敌一一解决后便把宇文阐踢到一边,自己登上皇位,立国号为“隋”。

一般来说,皇帝登位后都会往上找有名的祖先来提升自己的统治力,这里面就有乱投亲的,比如唐朝,往上找居然找到老子头上了。明朝建立后,也有大臣想帮朱元璋投到朱熹的门庭里。

对很多王朝来说找有名的先祖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这事对隋朝来说就很简单了,因为隋文帝来自弘农华阴杨氏。

华阴杨氏有多牛呢?简单介绍两个成员,他们都与杨坚有关。第一个可能听说过的不会太多,叫杨震,是西汉时候的太尉,基本上就是西汉最高的军事长官了,这个人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太多,但知道他的人应该都会比较佩服他的。

有一个典故叫“暮夜却金”,这个典故说的就是杨震。杨震曾任荆州刺史,在任期间,杨震举荐了荆州学子王密,从而使王密走上仕途。后来,有一次杨震途径昌邑,而恰好王密正任昌邑县令,师徒二人再次相遇,夜月之下,推杯换盏之间,王密谈及往事,非常感怀,十分感激恩师的举荐之恩。随即,王密掏出一袋钱,想要送给恩师,以谢杨震的恩情。杨震笑着推辞了,王密却急了,对杨震道:“夜深人静,此处僻静,没有人会知道的。”

听王密这么一说,杨震立即严肃起来,说出了一段著名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惭愧的离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四知”的来历。而说出这个“四知”的杨震便是隋文帝杨坚的十四世祖。

暮夜却金(图片来自网络)

再说第二个人,这个人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他就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著名谋士杨修。这个人就无需多说了,《三国演义》、语文课本、各种影视剧都多有描述,此人是杨震的玄孙,虽不是杨坚的直系祖先,但两人之间还是有血缘关系的。

现在大家可能对弘农杨氏有一定了解了,杨坚的老祖宗们都是比较牛的人,十四世祖杨震更是位列三公。不过不要以为杨坚的祖先只能追溯到杨震,实际上弘农杨氏还可以往上追几代人。

这一次,我们要穿越到楚汉争霸的年代。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逃到乌江旁自刎而死,当时追击项羽的是汉军成千上万的军士,其中有六个人非常走运,因为他们得到了项羽的部分尸体。

这六个人中就有杨震的八世祖,杨坚二十二世祖杨喜。当年追击项羽的杨喜还是一名骑都尉,他与王翳、吕马童、吕胜、杨开在项羽自杀之后迅速抢夺了项羽的尸体,其中王翳夺得了项羽的首级,而其他四人则各得一块。后来五人都被刘邦封为侯爵,其中杨喜被封为赤泉侯,食邑1900户,是五人中最多的。

八百年前,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因为夺得一个帝王尸体而被另外一个帝王封为侯爵,开启了一个家族光辉的历史。八百年后,他的子孙却成为了帝王,历史的演进真的是让人难以捉摸。

本文作者:南溪山樵(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