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刚进清朝时,都有哪些英国人在作祟,他们都干了哪些缺德事?野史趣闻

今天看来,鸦片战争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这是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尽管有英国販毒和清政府禁烟的直接原因,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必然性在起作用;另外,这也是一场战则必败的战争,由于社会制度和技术上的差距,中国绝无取胜的可能。但是,当时的中国别无选择,只有起而应战。战败是耻辱的,但更耻辱的是道光帝不思振奋进取、改弦更张。英国也没有赢得战胜者的尊严。毒枭的身份让他们的子孙永远不敢直面这段历史。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导致了社会转型的发生。

威廉.约翰.律劳卑,苏格兰贵族,为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道光十四年(1834年) 六月十九日抵达广州,曾要求和两广总督卢坤会见直接磋商贸易事务。请求被拒绝后,率军舰两艘炮击虎门,清军水师奉命还击,英军败,不久,律劳卑死于澳门。

广州外国商馆旧照: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急切扩大对华贸易。清政府一口通商的政策及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使英国很难占领中国市场,正常贸易长期逆差。为改变这种现状,一部分英商遂将鸦片作为特殊商品输往中国。

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商馆旧照: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断同中国渗透,在澳门也设立了商馆。

英国东印度公司孟加拉邦鸦片制造厂检验部旧照: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孟加拉邦设立的鸦片制造厂,是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最前沿,鸦片制造广设有检验部。

英国东印度公司孟加拉邦鸦片制造厂仓库旧照: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占据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邦后,强迫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并获得在印度的鸦片专卖权。随后,以之为基地,将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

詹姆上.马地臣,英国苏格兰人,鸦片烟贩。他与威廉,查顿等人合伙吸卖鸦片而暴富。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林则徐驱逐出境,但仍滯留在中国沿海,运销鸭片。

《颠地像》旧照:類地,英国鸦片烟贩巨魁,长期在广州从事鸦片走私活动。道光十九年(1839年)二月四日,钦差大臣林则徐责令洋商限期交出鸦片,并保证今后永不夹带,如有夹带,货物设收,人即正法。对清政府的禁令,颠地置若周闻,不仅自已拒不交纳,还阻挠其他洋商交出鸦片。林则徐针锋相对,下令逮捕颠地,在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的掩护下,颠地仓皇出逃。

停泊在怜仃洋面的英国鸦片趸船旧照:清政府颁布《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后,为了彻底杜绝烟患,封闭了澳门和黄埔两处鸦片交易地点。但中英两国烟贩相互勾结,为了逃避清政府的检查,将鸦片交易地点转移至伶仃洋和金星门一带,一个更大的鸦片走私中心随之形成。以鸦片走私趸船为例,每船约载鸦片300趸,每趸1680斤。


吸食鸦片者旧照之一:随着鸦片走私数量的日益加大,烟害的范围也从东南沿海一带波及到内陆地区,烟局、烟馆比比皆是,吸食者不胜枚举,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贫民百姓。嗜毒成瘾,致使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锐减,烟毒泛滥成灾。
本文作者:市井讲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