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海兰察:辅佐傅恒父子两代,射杀两只老虎救乾隆野史趣闻

2018-08-14 17:00:29

热播的《延禧攻略》中,除了“少爷”傅恒外,他的兄弟海兰察也俘获了很多少女的心,那么真实的海兰察其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鄂温克人有这么一句话,“清朝的武是鄂温克人,文是达斡尔人”,海兰察就是清盛世时期鄂温克族的著名将领。“海兰察”的意思是“海拉尔的森林”,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大清朝曾派出钦差大臣赶赴海拉尔地区视察。有一天夜间该大臣带领手下巡视时,忽然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他们认为不远处一定有新生命降生了,于是巡声找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走出了三、四里的路程,才发现出生的婴儿。钦差大臣认为这个孩子的哭声居然会传出三、四里地,肯定将来会有不平凡的经历,再加上他们是在海拉尔的森林中找到了这个神奇的孩子,遂为之取名“海兰察”,意思就是“海拉尔的森林”。

海兰察并不像《延禧攻略》中演的那样跟傅恒是好兄弟,如那个传说一样,他出身平凡,后来是从一名普通士兵做到了将军的职位,在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将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虽然他跟傅恒不是“发小”,但是从乾隆二十年开始,到海兰察去世,他就一直追随者傅恒与其儿子福康安,是他们手下的得力干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傅恒师克伊犁,并俘获达瓦齐,同年六月,准噶尔之乱被清军平息。海兰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斩落头角的,被赐予了“巴图鲁”(满语英雄)的称号。从此,海兰察开始了他光辉的一生。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海兰察作为傅恒的先遣部队,入缅甸作战。第二年,傅恒率满、蒙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在这次战役中,傅恒与海兰察又都立下了大功。

傅恒去世后,海兰察开始为其三子福康安效力。

乾隆三十六年随福康安平定大金川,乾隆四十六年,甘肃、青海回族、撒拉族发动起义,海兰察随军前往镇压。乾隆末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海兰察再次随福康安进兵台湾,并任参赞大臣。

海兰察深得福康安赏识,乾隆中后期的军事行动福康安屡任大帅,均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

除了追随傅恒父子屡立战功以外,乾隆二十三年八月,海兰察随乾隆皇帝赴木兰围猎,射杀两只猛虎,解皇帝险境,也是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由于种种功勋,海兰察的画像曾四次入陈紫光阁,现在海兰察的故乡海拉尔市鄂温克博物馆,还立有他的戎装骑马大型塑像。

本文作者:以实言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