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戏 戏也是历史野史趣闻
这几天浏览电脑、电视里的好玩事儿,原本想娱乐,却又见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儿其实是有关联的。
有人以“朝廷亡了,与我何干?”为题,说说晚清重臣那桐的日记。这套9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了1890-1925年在那大人身上发生的事儿,历史价值自然很高。日记中记录的有关辛亥后袁世凯出山内幕,让我这个爱好历史的老师感慨。
一直以为,袁世凯遭摄政王载沣打压,原因是袁氏曾出卖了载沣的哥哥光绪帝。武昌首义后,清廷无招,被迫在10月27日连下四道上谕,使牛B的袁世凯从湖广总督变成了钦差大臣,重新出山的。
但那桐日记告知,背后有着大量的运作。首先,那桐接到武昌暴动消息后,不去找摄政王,而是去找袁世凯的兄弟、军机处唯一的汉人徐世昌,密议后,再一同去找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庆亲王奕劻密议。密议了什么?没有痕迹。可见即使是日记,亦有难言之隐。
奕劻乃卖官鬻爵的老手,号称【晚清第一贪】。袁世凯徐世昌都给他送过数量惊人的银子。最后,有奕劻出面,推动正仓皇失措的载沣起用了袁世凯。
那桐姓叶赫那拉,您知道为何慈禧老爷喜欢他了吧。在没有引起老佛爷注意之前,他拜在光绪老师翁同龢的门下。那桐在户部做事,翁同龢兼了户部尚书,很喜欢这位写的一首好字的下属,由此发迹。并在上了台阶后,靠上深得慈禧垂青的军机大臣荣禄,引起慈禧注意。他才陆续坐上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的位置。
袁世凯【小站练兵】期间自然涉及钱款,登门拜访那桐。立刻发现那桐是政坛潜力股。他用感情、金钱、面子等手段,与那桐结为秘密死党。而徐世昌原本就是袁世凯的拜把子兄弟,是袁氏请他去小站参与练兵,才使他稳坐北洋系第二把交椅。
再往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清朝被袁世凯灭了,但那桐用受贿得来的巨款到天津置地盖房得以善终。他留给世人知名度最高的牌匾是:清华园。至今还在清华大学大门上熠熠生辉。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中有开心麻花团队的小品【大圣归来】,很是动人心魄。孙悟空脱离五指山,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原来还有一个原因:他要回花果山救他被牛魔王奴役的孩儿们,才不得不向玉皇大帝屈服戴上紧箍咒的。一个猴英雄,为了拯救猴儿家族,不得不交出自己的武功和自由,呵呵,何等的高尚啊。
原来,拿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恶搞,只要搞出笑料、搞出情怀、搞得观众既笑又哭……就是创新的好戏,就是历史的延续。
【姐妹兄弟】是正播着的电视剧,在换台中偶然看到男主人公向老干部骗螺纹钢的桥段。不由感慨一番。
改革开放初期,把持国家轻重工业的还是“抗日、南下干部”,他们没文化,有实权。这批人一辈子的情怀是【朴素的阶级感情】,那个阶段还没有普遍的用金钱行贿受贿。那应该怎么开后门行骗呢?
剧中有这样的桥段:男主人公想要弄到20吨螺纹钢,便对老干部裘叔叔进行【情感情行骗】。说安徽乡下发大水冲坏了小学,淹死了学生。还让女主人公假装从乡下来,哭述悲惨故事。裘叔叔正是二野的军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对那里的人民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他被这件事击中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为人民谋幸福。于是,不顾什么政策、规矩,直接批出30吨螺纹钢,还表示不收钱。历史就这样变成了戏。
三个段子变得真假难辨了。
那桐搭上的是翁同龢这趟车,袁世凯搭上的是李鸿章那趟车,翁同龢与李鸿章从公开到私下都不对付。弄得载沣搞不清楚那桐不遗余力推动袁世凯出山,是公心?还是私心?
同样,孙悟空舍命陪君子去西天取经,是公心?还是私心?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心甘不情愿?是为了花果山?还是为了大唐?
再同样,因私利要骗30吨螺纹钢而演戏,因为演出了情怀,感动了裘叔叔这位观众,导致前几分钟还刚正不阿的老干部即刻把【阶级感情】凌驾于“政策规定”之上,大手一挥,20吨变30吨。他是为公还是为私?
其实,【公与私】是没有【对与错】的,因为历史是戏,戏也是历史。洋人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找到的解决方案是【法律】。但这种人为的枷锁,对中国人来说乃雕虫小技也,“情理法”的排列顺序才是汉人的行事逻辑,那桐的故事就说透了一个道理:“朝廷亡了,与我何干?”
本文作者:华祥笔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