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为何装疯卖傻?李忱继位后如何实施报复计划的?野史趣闻

2018-11-22 15:30:58

公元810年,李忱出生在大明宫。他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按照顺序,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做皇帝。再者,他的母亲身份卑微,曾经是服侍郭贵妃的宫女,后来有幸被宪宗宠幸,才生下了李忱。也就是因为这样,李忱和他的母亲唐文宗即位时,李忱稍大一点了,但是他还是被人认为是傻子,还是经常被人欺负。

有一次,唐文宗宴请诸王,在席间,李忱还是在角落里发呆,不跟其他人交流,于是文宗就说:“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按照辈分,唐文宗是李忱的侄子,但是显然这个侄子不把皇叔放在眼里。面对诸王的一哄而上,李忱还是沉默不讲话,不管他们怎么戏弄,丝毫面不改色。正当大家很高兴的戏弄着李忱的时候,李炎起了疑心,李炎就是后来的唐武宗。他始终怀疑李忱是不是真的痴呆,于是,他开始了数次试探。



史料记载,武宗继位期间,李忱经常出意外,隔三差五坠马,走路都能摔倒,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演给众人看的。有一次李忱被丢在了子都年幼,还没来得及立太子,因此,朝野上下人心浮动,而那些宦官们又拥有绝对的势力,一到武宗驾崩,他们就把藏起来的李忱再次搬出来,因为李忱是敬宗、文宗、武宗的皇叔,资历够,而且宦官挺着,没人反对,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并且人人都知道李忱是弱智,容易控制他,于是,李忱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李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没有木讷的表情,也不再沉默不语,处理政务驾轻就熟,就好像准备多时一样。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李忱之前都是在演戏,苟且偷生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李忱一上台就开始大力改革,贬武宗事情的李德裕,结束了多年的牛李党争,巩固了中央政权。对外又收复了吐蕃,使大唐重新获得了统一。

唐宣宗李忱(810-859),汉族,他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子,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他是晚唐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原名李怡。武宗时期一直也没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时候。宦官马元贽拥立李忱为帝。

唐宣宗李忱是个命运多舛的皇帝,有过很不幸的青春期,一度被迫流亡在外。作为皇子,他的家庭并不幸福,小时候被兄弟欺负,长大了被兄弟的孩子欺负,不得不靠装傻充愣来保命。可能就是和兄弟姐妹及亲戚关系太不好,感受过的亲情之爱太少了,他发达之后对早逝的父亲特别怀念,对尚在世的母亲特别敬爱。

李忱母亲郭子仪的孙女,升平公主的女儿,辈分上是宪宗李纯的姨妈;她虽没被封为皇后,但在后宫也居首位,围绕着她有无数权臣重宦。而作为侍女上位而成的情敌,李忱母亲的境遇肯定不太好过。她们母子一直在担惊受怕中生活,李忱连作了个有龙的梦,他妈都要惊慌地告诉他“不要声张”。

宪宗晚年时候,随着他的长子也即太子去世,后宫爆发了争夺皇太子的斗争。这斗争李忱是没份的,但郭贵妃的儿子李恒有份。在郭贵妃及其党羽的努力下,李恒取得了胜利,随后不久,唐宪宗就死了。他是暴死,按照正统史书中的记载,是因为服用道士炼的丹药中毒,造成脾气恶劣,滥杀身边服侍人员,导致太监恐惧,将其害死。不过,联系到当时激烈的夺太子斗争,这件事情多少有些让人联想之处。李忱就始终认为,他父亲的死是郭贵妃母子为了争夺皇位一手造成的。

宪宗死去,郭贵妃的儿子李恒即位,成为唐穆宗。唐穆宗和他父亲一样,也染上了毒瘾,所以在位5年就死了。他的一个儿子即位成为唐敬宗,几年后又死了,王位传给唐穆宗的又一个儿子,成为唐文宗,唐文宗在位几年也死了,传给唐穆宗的又一个儿子,成为唐武宗。这几个皇帝,据史书记载对李忱都不太好,经常当众拿他开涮,武宗对他尤其不客气。据比较靠谱的非正史的记载,武宗期间李忱被挤兑得太厉害,为了避祸曾一度离宫出走,到民间流浪了几年。

当权之后的李忱被证明并非是一个痴呆的人,他在位的十几年大有作为,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后一次辉煌时期,史称“大中之治”。

得到权力的李忱对母亲极尽孝顺,对父亲则更为怀念。他上位之后,发起了一轮规模浩大的清查宪宗死因的调查,上千人被牵连而遭到杀戮或流放,以至于当年的宦官和近臣以及他们的亲朋都惶惶不可终日,直到几年后李忱感觉报复的差不多了,才发了一纸诏书说此事到此为止不再追究。

历史上评价说,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并称誉他为“明君”、“英主”。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当大厦之将倾,谁又有雄才大略能施展回天之力呢?!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没有了下一篇

瀑布联句

【原文】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

①出身:此指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②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作品鉴赏】

《瀑布联句》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瀑布联句》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作者介绍

李忱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继位,年号“大中”。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李忱在位时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驾崩,享年50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今陕西咸阳泾阳县)。咸通十三年(872年),追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李忱亦工诗,《全唐诗》录有其诗六首。



  • 中文名
  • 李忱
  • 别 名
  • 李忱、李怡、琼俊、光叔
  • 国 籍
  • 唐朝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长安大明宫
  • 出生日期
  • 810年12月27日(冬月二十二日)
  • 逝世日期
  • 859年9月10日(八月初十)
  • 职 业
  • 皇帝
  • 信 仰
  • 道教
  • 主要成就
  • 河陇归地
  • 大中之治
  • 代表作品
  • 《吊白居易》《百丈山》等
  • 庙 号
  • 宣宗
  • 谥 号
  • 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 在 位
  • 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10日
  • 年 号
  • 大中(847年—860年十月)
  • 母 亲
  • 郑氏(孝明皇后)
  • 父 亲
  • 李纯(唐宪宗)

本文作者:语文360(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