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习主席出访|华沙流淌着音乐和故事野史趣闻

2018-11-20 20:01:16

当地时间19号,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波兰首都华沙,开始对波兰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当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即应邀来到贝尔维德宫做客,同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晤。

说起华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华沙公约”,或是二战时 “闪电战”的目标地。

位居中欧诸国贸易的通商要道,华沙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并不意外。

那么,除了政治事件,你还了解华沙多少?了解波兰多少?

别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座有故事的城市。

首先,华沙名字的由来就颇为浪漫。在波兰语中,华沙念“沙尔莎娃”。华沙有一条河叫维斯瓦河,流向波罗的海。传说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顺流乘舟来到华沙开拓家园,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蛮荒之地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他俩人的名字合称“华沙”作为该城的名称,同时,把美人鱼形象作为华沙的城徽。

美人鱼雕像坐落在华沙老城的中心广场,1936年波兰著名雕刻家尼茨霍娃女士雕刻而成。不同于普通美人鱼温柔优雅的气质,她昂首挺胸,左手握盾牌,右手举利剑,展示了保卫祖国的刚毅形象。

华沙从10世纪起有居民,到13世纪中叶已经有城市规模。然而,波兰一开始的首都不是华沙,而是南部的克拉科夫,1596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瓦萨三世将首都迁至华沙。

齐格蒙特·瓦萨三世的雕像伫立在华沙王宫前,没有他,我们或许看不到今天的华沙。

历史上,波兰名人辈出。有“钢琴诗人”肖邦,有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还有不惧权威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华沙城内散落着他们的遗迹,供后人瞻仰。

哥白尼雕像位于波兰国家科学院前,地面别具匠心地以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转的设计铺就而成,以纪念他的“日心说”。

这是地球,连围绕地球转的月球也有份儿。

国家科学院的对面便是华沙最有名的教堂——圣十字教堂。

这个教堂之所以名声在外,不仅在于它的恢宏,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肖邦的心脏埋葬地。出生于波兰的肖邦年轻时因战乱移居巴黎,后因肺结核于1849年逝世于巴黎,年仅39岁。根据其本人的遗愿,后人将他的心脏葬在了华沙。所在地在圣十字大教堂内。

这座柱子之下,便是肖邦的心脏,仿佛肖邦仍每天聆听着教堂的圣音。肖邦虽早逝,但他留给世人的作品代代相传。

在华沙市中心街头,随处能看到这样的黑色大理石凳,用手轻轻触碰角落的按钮,便传出肖邦的音乐,温婉动听的旋律随时在这座城市流淌……

视频加载中...

波兰95%人口信仰天主教。周末,赶上华沙市民在圣十字教堂做礼拜。

视频加载中...

距离圣十字教堂不远处是华沙大学,波兰最大、最好的国立大学,也是世界500强大学,培养出肖邦、5位诺贝奖获得者、多位总统及国际政要。今年是华沙大学成立200周年。

大学正门

一进门的大楼上显示着200周年校庆倒计时。

波兰的历史是可以说是一部血和泪凝结成的历史。三次被瓜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外族统治时期,直至1918年11月恢复独立,重建祖国。二战时又被纳粹德国的铁骑踏平,1941年波兰全部领土又被占领。在这曲折的历史中,牺牲的烈士不计其数。华沙市中心的毕苏茨基广场上,无名烈士墓庄严肃穆。

进入21世纪,波兰又遭遇一件不幸的事。2010年4月10号,波兰总统专机在位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机场附近坠毁,时任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身亡。共有96人在事故中遇难,其中包括总统夫人以及很多波兰高官。波兰总统府前,竖立着三块碑,纪念这次飞机失事事件。

总统府

总统府门前的三块碑,刻着96位遇难人员的名字。

华沙是座历史名城。中世纪建筑是华沙城的标志。然而,在二战中,这座美丽的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到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二战结束后,波兰按照原样重建了老城,保持了中世纪古城的风貌。华沙王宫就是其中的代表。

华沙王宫始建于13世纪末,一座哥特式的“大庭院”,二战被破坏后重建,是波兰千年历史的文化象征,也是民族兴衰的见证者。

中世纪的红砖城墙

圣约翰大教堂是华沙最古老的教堂。

华沙除了是历史古城、世界名城,也被誉为“绿色首都”,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7%。华沙街道两旁绿树荫荫,有大小公园65处。最有名的公园是瓦津基公园,中国人更习惯称之为“肖邦公园”。

公园里著名的肖邦雕像

公园里最有名的一景——水上宫殿瓦津基宫,始建于1674年,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宫殿,曾被波兰末代皇帝奥古斯特用作夏季行宫。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公园最特别之处还不是以上两个,而是公园的一条主干道。奥古斯特国王酷爱中国文化,便将这条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 此后,中波两国共同在公园修建了中国皇家园林特色的凉亭,命名“中国园”。

置身于张灯结彩的“中国大道”,小憩于金瓦红柱的“中国园”,有种尚在国内的感觉。瓦津基公园与中国有着跨越四个世纪的渊源,是中波友好的象征。在访问波兰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前往该公园转转,从装饰上,瓦津基公园似乎不用做太多准备,它原本就能让中国贵宾有“宾至如归”之感。

作者:朱敏

编辑:栾红、夏文

本文作者:中国之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