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赵祯被剥夺天伦母爱,最后都是因为自己大嫂太有野心!野史趣闻

2018-11-19 15:00:24

李氏,当年是宋朝最恶毒的皇后刘娥的侍女,她的一切,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是刘娥的。何况刘娥这么多年都没有加害于她,就连她的弟弟李用和,一个流落他乡,以凿纸钱为生的小工,都被刘娥细心找到,一步一步,从低到高做到了三班奉职,己经很是仁至义尽了。

所以夺子之恨,还有赵祯被剥夺的天伦母爱,都只属于遗憾,绝对上升不到仇恨上去。就算赵祯有万般的苦恼,他都没有权力公开报复。说到底,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就是以封建君主道义的理论为依据的,让他怎么来砍自己的刀把子?可是不能恨,并不等于不去恨。赵祯自有自己的办法,给母亲出气,让自己心安。

轮到了光辉伟大、金光闪闪的八大王赵元俨。出力得有工资,再怎么说,八皇叔也是10年才走出卧室,专门出来为我点醒身世之谜的人。要奖励,大大地奖励。奖励刘府(刘美)女子一名,根红苗正的刘娥族人,领回家去,做你的儿媳妇吧。……不知道赵元俨当时是什么嘴脸。这就是他隐忍了10年之久,才勇敢地站了出来,为新皇帝点明身世,与刘娥作终身斗争的报酬。

有点太刻薄了吗?应该不是。回头看刘娥给赵元俨的待遇就知道些赵祯的心情。天圣共10年之间,赵元俨躺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但是官职己经升到了太师的地位,特权都有了佩剑上殿的规格,其它的物质收入更不用说。这样优待,嫂子一死,小叔子就跳出来揭老底、搞诬陷,这人是不是厚道得过了头呢?至于说让他和刘娥的族人结亲嘛,也是美事一桩。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从此一家亲,大家好说话,不是很好吗?

这也才能看出仁宗之'仁'的广泛内涵。真正是包蕴四海,无所不在。回到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的四月间,前面发生的那些事,都可以让它们飘远些了。归纳起来都是些副食品,可以调味,但不是正餐。当一个国家的君主,有太多的正事远比这些重要。

第一项,就是这个国家现在的真正大佬到底是谁?你以为刘娥死了,赵祯就成了自然接班人?开玩笑,后宫的太后数不清,刘、李之后还有杨。当年的'小娘娘'杨妃,现在的杨太后。历史证明她可真是刘娥的好姐妹,就算死了,刘娥都要让伟大的母爱由她延续,以书面遗诏的方式留言,要她继续垂帘听政,'保护'好她们的儿子赵祯。

但是危险系数却是超级的,一旦这次去朝拜,那么马上就会变成定式,宋朝立即就会进入另一个太后执政的时段。太后复太后,太后何其多。宋朝尽太后,皇帝成蹉跎!危急之中,突然有一位官员挤出了人群,向这个传达员断喝一声,'谁命汝来?!'只有四个字,然后一切结束,该阁门使立即消失。

细想一下,真是艺术。第一,这人的身份非同小可,乃是当时的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蔡齐。这个部门的属性就是全体官员的克星。连同宰相在内,都是它的监管对象,何况是个小小的阁门使;第二,蔡齐一向与刘娥作对,当年刘娥许诺,只要他肯动一动笔。

写一座大庙的开光词,就能得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头衔,多优厚,可他就是不写,宁肯被贬出京,到河南反省。这样的人突然发飙,想想被打击的人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有第三。就是那四个字的威力。'谁命汝来?'这是关键,这个阁门使当然不是突然发疯,自动跳出来当紫禁城里的红绿灯,他上面有人。

多年以来,有太多的内侍太监们因为太后掌权才鸡犬升天,现在刘太后死了,如果再立一位杨太后,是不是照样唯他们独尊?想得美,也不看看文官集团己经忍了多少年。历史,很多时候哪里有这么多道理,不过就是一个忍,和一个狠罢了!

本文作者:知书达理小仙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