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代皇帝之雍正野史趣闻

2018-11-15 18:32:16

雍正生于1678年12月13日,在1735年10月8日这天去世的,原名叫做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五位皇帝,同时也是迁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第四个儿子,母为是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德妃乌雅氏。

1698年,雍正被封为贝勒;1709年,胤禛被提升为雍亲王。在太子胤礽被第二次废除之后,雍正积极争夺储位,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病逝于北郊畅春园,雍正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在位期间,不仅重整机构,而且对吏治做了不少的改革。如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方向的少数民族的统治。财政方面也有大的整顿,比如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耗羡归公等。特别是在雍正七年,也就是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著名的军机处就是当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劳的皇帝,自诩“以勤先天下”。

雍正在位期间所进行的诸多社会改革,对康乾盛世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735年雍正去世,庙号为世宗,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幼年的雍正就勤于学习。1683年,年仅六岁的雍正就进尚书房,由张英教他学习四书五经,徐元梦教授他满文。当时和胤禛关系最好的是顾八代,胤禛用“品行端方,学术醇正。”这八个大字评价他。胤禛在少年和青年的时候一直都受父皇和师傅的严格管教,在此期间,曾作《春日读书》和《夏日读书》等著名诗歌。

雍正当时经常跟随康熙四出出巡,并积极办理政事。雍正十六岁的时候,陪同三兄胤祉去祭曲阜孔庙。1696年,年仅十九岁的胤禛便跟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正红旗大营由其掌管。

1698年,二十一岁的雍正被封为贝勒。二十三岁跟随康熙视察永定河的相关工地。二十五岁这年,随康熙出巡五台山,第二年又南巡江浙,并对治理淮河、黄河工程进行验收。

康熙在位期间,雍正的这些功绩为其后来夺得皇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722年,雍正继承皇位后,重用自己的十三弟胤祥,但是政敌胤禩等人没有被其轻易放过。胤禩也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了,所以这两方的斗争在雍正继位后继续进行着。为此雍正采取多种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大位。雍正首先做的是,消除异己,也就是瓦解诸皇子集团,胤禵也被从西北军前召回,并被软禁。胤禩被封为总理事务大臣和廉亲王。将胤禟发配去青海西大通,也就是今天的青海大通西北之地。由于清朝没有有效的立储制度,雍正在此期间创立了秘密的立储制度。

后来雍正还在不断的巩固皇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威不受挑战。

本文作者:清史留名(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