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为什么皇帝的陵寝叫十三陵,而不叫十六陵呢?野史趣闻
明朝享国276年,共有16个皇帝,绝大部分明朝皇帝,在死后都葬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顾名思义,名十三陵共有13位皇帝的陵寝。那么,到底哪三个皇帝没有被放葬入明十三陵呢?

明十三陵
第一位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那时候明十三陵还没开始修建,北京还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元璋不可能埋葬于儿子的封地上。最终朱元璋葬入位于南京紫金山上的明孝陵。明孝陵修建历史二十五年之久,先后调动能工巧匠十万余人,规模庞大占地一百七十一万平方米。明朝其他皇帝也都沿用了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陵寝,就连清朝皇帝营建陵墓时,也进行了参照。因此明孝陵又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太祖朱元璋
第二个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便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孙子,由于被立为皇太子的父亲朱标,标英年早逝,幸运的成为了朱元璋的继承人。1398年朱允炆称帝后,由于采取一系列削藩政策,引起了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第二年,朱棣便从北京起兵挥师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战争只持续了四年,朱棣就攻破了南京。在混战之中,皇宫起火,当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朱允炆不见了。总之下落不明的朱允炆,连正儿八经的坟墓都没有,当然就更不可能葬入明十三陵了。

明建文帝朱允炆
第三位便是明朝的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他本来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1449年,由于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抗击瓦剌,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被推到前台当了皇帝,没想到一年后,朱祁镇就被瓦剌放回来,这就尴尬了,朱祁钰哥哥软禁在南宫,严加防范。七年后的1457年,朱祁镇在石亨 徐有贞等大臣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帝位置,随后朱祁镇将朱祁钰贬为郕王,软禁一个月后,朱祁钰离奇去世。朱祁镇在诏书书中指责弟弟,不孝 不悌 不仁 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号为戾,将其以亲王的规格,埋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而不是葬入明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钰
本文作者:阳光卫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