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是怎么“逊位”的?野史趣闻
2018-11-12 19:04:36
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即将攻下武汉,袁世凯下令停火。反而通过国会向隆裕太后密报:北洋六镇无力防守京津要地,海军也全部叛变。既令迁都也别无他路,只有实行共和,不然的话,包括太后命将不永。
隆裕太后被吓得魂都没了,只好立即召袁世凯进宫。多年后,溥仪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只记得一个胖老头跪在地上,跟隆裕太后相对而泣。
在隆裕太后很快主持召开的御前会议上,由于主战派大臣良弼被炸死,前方又发来军队逼迫清帝逊位,不然即将哗变的电报,无奈之下,隆裕太后决定逊位。
“逊位诏书”颁布的第二天早晨,隆裕皇太后照常正襟危坐,静待上朝。不料等到上午十点多,仍不见袁世凯等人露面,随即传奏事处问话:“今天军机大臣等人,怎么还不上朝?”
“禀报皇太后,袁世凯临行前说,从此不来了。”事实上,历史并不如此简单。袁世凯不再上朝,起初借口东华门外发生了欲暗杀他的爆炸案。
隆裕太后立时愣了,半晌说不出话来。过后,她涕泗横流,说:“难道大清国,让我断送掉了?”
据老太监记载:“袁政府之掌财者,为一班奸商,对于皇室趁火打劫者大有人在,将内府累积数十年之陈欠久已勾清者开单索账,同时运动在优待费项下支取。部中先扣百分之六十为交换条件,皇室如不允许,财部亦不交款,四百万优待费先被扣去了半数。”
这不仅使内务府大臣一筹莫展,也令隆裕太后追悔莫及,在悲愤中崩于长春宫太极殿,年仅四十七岁。
本文作者:上官婉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