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争霸——称霸五步走03野史趣闻

2018-11-12 14:32:07

晋国争霸

称霸五步走

03

修理完了楚国,晋国的老大地位基本坐实。

为什么说是“基本”呢?

因为还差个仪式——会盟。

第四步

践土之盟:成为名正言顺的霸主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五月丁未日(五月十日),周襄王应晋文公之邀,移驾践土(郑国境内)。名义上周襄王来践土是接受晋文公的献礼,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礼物是没有白收的。

晋文公遵照周礼,将打败楚国所缴获的战俘和战利品献给周王,包括一千名步兵、一百乘披甲的驷马战车,以及兵器盔甲数十车。

周王大喜(这是真喜,好多年没有人把周王室当回事了,哪怕是表面上的),设享礼用甜酒招待文公,命王室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劝酒助兴。参加宴会的还有: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

酒席宴上,周襄王跪起身来,举起了酒杯。

为啥是跪起身来?

因为先秦的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吃饭是跪坐在地上的。

“额呵,那啥,我先说两句。”周襄王清了清喉咙说道:“呃~~,呃~~~,呃~~~~。”

可能是刚才跪起身的动作有些猛,搞得大脑有些缺血,导致襄王同志半天没呃出来。

“大王说的对,恶恶恶,楚人确实凶恶,但晋国将士更勇猛,这次多亏了晋侯。”还好王子虎够机灵接了一句。

“对对对,这次多亏了晋侯,所以本王要赏赐晋侯:红旗礼宾车一辆,红色弓一把,红色箭一百支,黑色弓一百把,黑色箭一千支,甜酒一壶,玉酒器一件,皇家特种兵三百。”襄王终于缓过神来。

(史记原文:赐大辂,彤弓矢百,玈(音卢)弓矢千,秬鬯(音巨唱)一卣(音有),珪瓚(音归赞),虎贲三百人。)

“感谢周王的认可,打击黑恶势力,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应该做的,赏赐我就不要了。”晋文公一边感谢,一边心中暗自不爽:“我大晋国兵强马壮,难道还缺你这些鸡零狗碎的破东西,我缺的是名分,世界警察的名分!!!”

一听晋文公的口气周襄王就知道晋文公的心思,人家好赖也是个王,当年能从血雨腥风的宫廷斗争中最终胜出毕竟也不是白给的,接着说道:“当然了,这些赏赐也不是白给你的,希望晋侯今后能够,恭敬地服从周王室的命令,安定四方诸侯,惩治邪恶。使周王世代继承祖业,永葆王位。”

周襄王这几句话说的相当有水平,表面上看是要求晋文公忠于周室,实际上是给了文公领袖诸侯,充当世界警察的许可。

晋文公脸上笑开了花,赶紧说道:“谢周王信任,臣坚决完成任务!!!”

五月癸亥日,王子虎代表周王,参加由晋文公主导的诸侯盟誓。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践土之盟

参加此次盟会的有:晋国、齐国、宋国、鲁国、蔡国、郑国、卫国、莒国

践土之盟的时间刚好是在齐桓公的葵丘会盟之后20年,标志着晋文公正式成为了春秋的第二位霸主。

成为霸主之后的晋文公开始行使他的霸主职责,陆续干了一些“世界警察”的规定动作,例如单独组织了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的会议、拘留滥杀无辜的卫国君主卫成公、带领诸侯联军修理投靠楚国的许国等。

晋文公六年(前631年),晋文公谋划伐郑。派狐偃与周王室的王子虎、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秦国的小子憖,在翟泉会面,重温践土之盟,商议攻打郑国。

次年春,晋军先攻入郑国,试探其实力。

九月,秦、晋两国合力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南。

晋国人给郑伯传话说:“郑大夫叔瞻背离周王,亲近楚国,请把他把交出来示众!”

叔瞻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自杀了。

郑国把叔瞻的尸首献给晋国。

晋国人又说:“郑伯帮助楚国侵扰中原,一定要捉住郑伯才算了事。”

还是包围了郑国都城。

其实说白了就是:想打你了,没商量!!!

第五步

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走下神坛

郑国危在旦夕。

被秦晋联军围困,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过,愁的郑国国君人脑袋比猪脑袋都大。

“君主不可等死啊!臣有一个朋友叫烛之武,多谋善辩,何不派他去游说秦君?也许还会有救。”郑大夫佚之狐建议道。

“哦?那你快喊他来。”郑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

烛之武是谁?

郑国圉(音与)正,就是一个负责养马的小官。此时据说已经年近七十,一生仕途不顺,到退休也没干上正科级。

郑伯派烛之武去拜会秦穆公。

烛之武却推辞说:“臣年轻时,尚且被人蔑视,如今老迈昏庸,干不了这种大事了。请主公另选高明吧!”

郑伯一听,这老小子是心中有气啊,就说到:“寡人没有及早的发现先生这个人才并加以重用,这全是我的错,但现在是国家危亡之际,还请先生为国效力。”

烛之武虽然发了几句牢骚,但其实并不是不想去。

干了一辈子公务员也没捞到个出头的机会,他知道这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他必须充分的利用。

“臣身份卑微,即使有心出力,恐怕人家秦侯也不认咱啊!”

郑伯一听,这是要官啊,赶紧回答:“现在就提升你为外交部副部长。”

烛之武又说:“我年事已高,即使事成回来,肯能也心力交瘁没法继续工作,晚年生活令人担忧啊。”

“这个先生放心,事成归来您就是郑国英雄,享受正部级退休待遇,警卫员、秘书(女的)、司机一个都不会少。”

“哎,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即使没有这些待遇,我又怎么可能不去呢。”

“老先生果然高风亮节,真是我们郑国人的楷模啊!”大夫佚之狐适时地出来拍了个马屁。

条件谈好,开始行动。

有关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这一段,《左传》里这样记述: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翻译过来的大意是:

夜晚郑国的士兵们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劳烦您手下的人呢。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然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很啰嗦的一段话,总结一下歌词大意就是:打郑国对你们秦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秦侯你脑袋秀逗了!

秦穆公一听,说的有道理啊。

“还是你烛之武人耿直,你要不提醒,老子差点就让重耳那个大忽悠给忽悠了。我决定不跟晋国一起攻打你们了,咱两家签订和平条约,我们秦国立即撤军,从此咱们就是好哥们了。”

“你撤了没用,秦军走了郑国还是打不过晋国,郑国一旦被灭,晋国还是会变得更加强大。”烛之武趁热打铁。

“我去,是啊,这可咋办?我也不能帮你们打重耳啊,好赖我两家也是亲戚。”秦穆公有些为难了。

“我提个建议,既不让您为难,又能让郑国不被晋国消灭,你看行不行。”

“好啊,快说,快说。”

“您不需要派军队保护郑国,只需要留几员秦将帮我们守城。晋国看到有秦将守郑城,就能知道您是不支持他们打郑国的。这样即保全了秦晋双方的颜面,又达到了保护郑国的目的。”

“高,实在是高!杞子、逄孙、杨孙留下帮郑国守城。其他人班师回国。”秦穆公就是这么雷厉风行。

晋国发现秦军不战而退,十分恼火。

狐偃请求追击,晋文公认为不妥,说:“如果没有秦国的援助,就没有寡人的今天。依赖了别人,反过来又伤害人家,这是不仁。过河拆桥的事情,我做不出来。咱们也撤兵吧!”于是晋军也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班师回国。

烛之武依靠一张巧嘴就瓦解了秦晋联军的攻势,表面上看只是保全了郑国,深层次上却是动摇了晋国称霸春秋的基础。

由于秦军这次的临阵逃脱,使得本来互为支撑的秦晋两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秦国再也不是晋国可以放心依靠的后方,反而成为了身后一个很有实力的威胁。

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一代枭雄也干不过自然规律。

晋文公死后,儿子驩继位,是为晋襄公。

晋襄公继位后,公开与秦国抗衡,秦、晋关系再度恶化。晋国春秋霸主的地位,也随着晋文公的离世而逐渐离晋国而去。

搜索“泡爹家庭课”微信公众号,关注泡爹全部文章!!!

搜索“泡爹家庭课”微信公众号,关注泡爹全部文章!!!

搜索“泡爹家庭课”微信公众号,关注泡爹全部文章!!!

本文作者:泡爹家庭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