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财迷皇帝野史趣闻

2018-11-11 19:05:16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拜金皇帝有谁?汉灵帝刘宏绝对跑不了。

刘宏生于公元156年,公元168年即位当皇帝,成为全国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灵帝从老爹那里继承了万贯家财,但他并不满足。他一生喜欢金钱,对金钱的爱可谓矢志不渝、痴心不改。别看他级别甚高,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奴隶。不是别人的奴隶,而是金钱奴。

有一段时期,国库收益不丰,真是愁煞了灵帝,于是让手下人给他想办法。当时朝中有两个宦官,一个叫张让,一个叫赵忠,他们经过再三研究,想了个增加收入的馊办法。他们建议灵帝在全国范围内抽地亩税,每亩地抽十钱。这么一来,钱哗哗地流进了银库。灵帝高兴得不要不要的,竟恬不知耻地说“张让张常侍就是我的父亲,赵忠赵常侍就是我的母亲”。言下之意就是,有奶便是娘。堂堂大汉朝的九五之尊说出如此低三下四的话,这品位也真是低俗得没谁了。

灵帝对金钱爱得深沉、追得执着,也促使了他创意不断,努力将理论上属于自己的财富转化成现实中金灿灿的钱银。

源于对金钱的膜拜,灵帝对商品交易活动特别感兴趣。皇宫里缺乏交易市场和交易条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脑洞大开的在后宫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集贸市场。市场里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经营的都是宫中的珠宝、绸缎之类的物品,买家卖家都由宫女太监所扮演。

在古代,阶层划分为士、农、工、商,商贩排在最后,可见是很没有社会地位的。然而,身份高贵的灵帝不但不嫌弃,还亲自上阵cosplay,扮成商贩到皇家百货商场中参与交易,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长了,只做些小买卖已经满足不了灵帝对商品交易的热忱了。为了获更取大的现金流,灵帝又做起了买官卖官的交易。历史上拿官位来进行买卖的皇帝不只一个,但把这项交易做到公开化、常态化、制度化,最终实现品牌化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灵帝为了把这项业务做强做大,连位列三公的“司徒”都拿来做交易,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昏庸,官吏也就腐败。民不聊生之下,于公元184年暴发了“黄巾之乱”。灵帝刘宏的荒唐加快了东汉王朝的倾塌。

本文作者:老秦谈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