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离婚的原因之一:为了孩子野史趣闻

2018-11-11 18:01:38

我写这个话题源于认识的人中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我用案例来替代。

案例一:几年前的一个同事,当时我们俩一个宿舍,感觉人挺好的一个同事,记得有一次聊天,他说他信佛,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等到孩子18岁,我就跟她离婚”,当时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案例二:她说她跟男方已经多年没有什么交流,各自做饭吃,各自睡觉,各自工作。原因是觉得男方不上进,失去了信心。为什么不干脆离婚呢,原因是:孩子还小。

案例三:她一个人带着孩子,他在外面赚钱养家,但是,觉得婚姻可有可无,觉得男方存在的理由只有一个:孩子有个亲爸爸。其他无所谓,不怎么常见到。

例子有很多,不想再列举了。看到一个数据,2015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363 .7万对,每4对结婚的,就有1对办理离婚。那时候,一个北京市每年离婚已经40万对左右了。这是一个恐怖的数据。

还有一个数据:每年高考后,很多人排队离婚,据说是为了孩子,忍了十多年了。

现在的城市节奏快,压力大,诱惑多,很多人心浮气躁,说不过就不过了。

而我,今天重点讨论的是,你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首先,如果你有责任意识,就不要轻易结婚,结婚意味着一份契约精神,双方的权力和义务都很清楚,不能让一方付出太多,互相尊重和爱护,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尤其是共同抚养下一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生活中难免出现困难和摩擦,如果连这点基本的心理准备都没有,为什么要结婚呢,祸害下一代呢?

其次,已经走进婚姻的,真的要付出点心思,婚姻关系不像血缘关系,是一个合伙式的关系,亲人关系尚且需要互相关爱和打理,更何况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彼此都要有经营理念。不能寸步不让。

最后,实在是过不下去的,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两个后果,当你们分开后,孩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亲家庭,如果不加以用心教育,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容易出问题。一种是你们勉强在一起过了的,没有关爱,孩子在没有爱的氛围里长大,心里一样会压抑。一样会扭曲。甚至会产生对婚姻的失望和恐惧。

所以,我建议,转变一下观念,看看你们的婚姻是否彻底已死,有没有挽救的可能?很多事是可以解决的,不要头颅那么硬,还有,你再换一个,就能避免婚姻的枯燥期和问题吗?解决不好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

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了,到底是不是早点了断,早点开始?

即使分析了那么多,我也并不是十分鼓励当机立断。劝和不劝离,以前的人们都是建议再冷静考虑一下的。也许,过一段时间,人的心情和看法会改变呢。

想一想当初是因为什么走到一起的?为什么当初下了决心要走到一起的,没多久就要放弃了?

退一万步讲,确实是百分之百没法继续了,请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虽然你们不能继续相爱了,不要给孩子灌输仇恨,恰恰相反,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弥补大人关系破裂给孩子带来的创伤,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了,但是,我们都还是爱你的。你要继续相信这个世界,相信爱。

没法再写下去了,越往后,越沉重。

越往后,值得思考的越多。

本文作者:红亮生于中秋节(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