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之北碚鬼楼;关于北碚鬼楼,在多部小说故事中都有提及野史趣闻

2018-11-10 22:02:05

民间传说七大“闹鬼地”之北碚鬼楼

重庆渝中区洪崖洞

关于北碚鬼楼,不仅在多部小说故事中有提及,还曾上过当时重庆的各大报纸,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至于为什么会闹鬼,历史小说《陪都鬼楼》里面写道:

“这嘉陵江上不是有三个峡吗?这峡叫温塘峡,峡上面还有个峡口叫牛鼻峡。在牛鼻峡口的出口叫磨儿沱,我们过江的地方叫大沱口,下面就是东阳镇和北碚了。磨儿沱出口有个滩叫虬门滩,进口还有个滩叫巨梁滩。这温塘峡至牛鼻峡口的阴气太重,那巨梁滩和虬门滩常常打烂船,那两个滩上被打烂的船淹死的人,那才多,不计其数,往往船上被淹死的人,我们叫‘水打棒’。去年,民生公司的铁哗子就在那儿翻了船,淹死了上百人。另外,那观音峡和磨儿沱又是棒老二最凶的地方,凡是商船经过少不了被抢,棒老二都要将船工和商人沉江,以防止被抢的人去报官。所以那淹死的人就冲流到这大沱口来,大沱口又是个过回水沱,那被淹死的人就在此地浮起来,那水打棒个个都是鼓胀胀的。因此,这儿的岸边就成了收尸埋人的棺山坡。前年,有个姓白的人不懂风水,在此托人建了座洋楼,就是上面的那座洋楼。那白洋楼就建在蛰蛛坟的坡上”

以北碚为中心,从巨梁滩到巴豆林,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组成,全长27千米,俗称“小三峡”。

重庆鹅公岩大桥与立交桥


在国学大师林语堂的传记里也曾经提到过北碚鬼楼的事情:

“那是一座‘鬼屋’,没有人愿意去住。”陪同来的向导说。

“鬼屋!什么‘鬼屋’?”如斯不信。林太太和无双、妹妹也都不相信。

向导解释说:“很久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叫白敦容的大人物,是庚子赔款委

龚滩

员会委员,看中了这里的风水,修建了这幢一楼一底的小洋房……”向导滔滔不绝地介绍说,房子建成刚刚一百天的时候,白委员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于是,周围的农民就传开了,说这楼房犯忌,不吉利,有鬼。不久,白委员的女人也死了。传说一天傍晚,从合川下来一人,刚出温塘峡口,突然雷雨大作,四顾无一避雨之处,只见小山顶上有一小楼房,乃投于其檐下,雨停,一轮明月高挂,微闻楼上有声响,这人向上一望,旦见一女人,披头散发,抱着一男尸站立窗前,吓得来人魂不附体,狂奔而逃……逃至东阳镇时,晕倒街心,有人将其救醒,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有鬼,有鬼……”

“鬼屋”从此就传开了。


有位记者听了,说道:“我不信世界上那有什么鬼?我就要去看看!”

于是,他带着手枪,身背行军床,来到这小洋楼,楼上楼下静悄悄的,毫无奇异感觉。他在楼下厅堂内打开行军床,枪握手中,仰卧床上,眼鼓鼓地盯着屋里,看究境会发生什么变化。一夜都未闭眼,到天快亮时,好像眼睛一眨,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头,一看,“我怎么是睡在楼上呢?不行!再来观察一晚上,看你有什么鬼?好嘛,今晚就住在楼上。”他先用麻绳把床紧紧地拴在柱头上,自言自语地说:“我肯信,你能把我又搬下去?”

中国重庆城市景观


第二晚他更加小心注意了,眼睁睁地环顾着,看到底有什么动静?大半夜都过去了,平静无事。他想:“我来试一下,看又能出现什么明堂?”于是,他故意把眼睛眨了一下,睁开一看,乖乖,怎么又睡在楼下厅堂里了,套床的麻绳也紧紧地拴在厅堂的柱头上了……他吓得翻起身来,不顾命地跋腿就跑:“有鬼呀,有鬼呀,真的有鬼呀!” 不久,报纸就登出来了一篇《鬼屋探鬼记》。

向导笑扯扯地说:“你们说有没有鬼嘛?”

林语堂传纪里关于鬼楼的记载只是鬼楼传说的一个开始,从那以后离奇的事件一直发生不断,最终造就了鬼楼的民国传奇。鬼楼为晚清民国初期的建筑,为白敦容所建,建筑精细漂亮,虽然从闹鬼之后再没有人敢靠近,但即使在现在从荒芜的外表中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奢华,除建筑以外还有一个院子,屹立于山顶,又被树林环抱,一面镶嵌在峡谷的悬崖上,一面仅一条小路曲径通幽的通向山下,上可以鸟瞰整个温塘峡口的壮美风光,中可视江对面金刚古镇,下可以远眺北碚老城,风光堪称奇妙。


白敦容之后,由于房子的奢华,后来有很多人都争相争夺这个别墅,后来这个别墅落到了一个富商手里,这个女儿的房间正好在二楼面向嘉陵江峡口的房间,每天梳妆的时候都可以看见江上来来往往的渔船,而这个时候总是有一个非常美妙的歌声飘进她的窗户,那是一个年轻渔父每天都唱着渔歌去打渔,由于听久了就有了好奇之心,最后两人竟然相爱了。但旧社会女孩的父母肯定不同意,给他看中了一个官二代,于是抗争开始了,经过无数个来回,最后却是个悲剧的结尾。那个官二代设法毁了渔父的容,伤了他的喉咙,渔父因为无法再面对女孩就自杀了,女孩知道了这个消息,悲疼欲绝,抱着男孩的尸体从别墅的悬崖一起殉情了,女孩的父母也搬走了丧女之地。(而这个故事成了《夜半歌声》的原型)。在林语堂传纪里向导说的抱着男尸的女鬼就是这个了。

本文作者:我是夜深青寒(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