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不务正业的皇帝,一生写的诗顶上唐朝所有诗人的总和野史趣闻

2018-11-10 12:33:29

我们知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最繁华的朝代,涌现出的名流如李白,王维,杜甫,孟浩然等大诗人多不胜数,在唐朝建国的290年期间内。两千多名的诗人们历经三个世纪才流传下来了48000首脍炙人口诗歌,集结在一部《全唐诗》里。流传后世。

而清朝有一位皇帝也是酷爱诗歌,从十余岁起就开始大量作诗,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生活和心情,到他晚年的时候流传到世上的诗歌竟然多达43960首诗,一个人的诗数量几乎顶了整本《全唐诗》的诗歌数量,可谓是一个奇迹。这个皇帝就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后来所谓的乾隆皇帝。

乾隆是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为执政高达63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因为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呕心沥血的留下了大好江山,所以乾隆不费力气就坐享其成,赶上了大清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时候。在位期间,开疆扩土,抗击外来侵略,整顿吏治,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垦荒,修《四库全书》,建三山五园,把康乾盛世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志得意满人生无求的乾隆就瞄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天下进入鼎盛,不务正业是在乾隆无业可为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乾隆帝兴趣十分广泛,爱美女,爱字画,爱题字,爱巡游。但乾隆最大的爱好无疑是写诗,这从他一生43960首诗就可以看出来。乾隆毕竟是一个人,他没有精力天天宠幸后宫美女,但是他却坚持了天天写诗,一生4万多首诗是什么概念那?按他15岁开始写诗计算,到他89岁去世,期间74年,每天写诗一首都不能达标,应该是每两天写三首诗才勉强算够其一生诗作数量。可见其高产。

2014年,故宫的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写着“乾隆诗稿”的两个箱子共装有乾隆诗稿2.8万余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万多首,从文物角度合计共4.5万余首,这一发现更是震惊了世界。坐实了乾隆世界第一高产诗人的头号。

在乾隆这里,写诗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每天是必行之事,从业余爱好变成了生活必须。尽管诗作很多,可宫廷出身的乾隆因为没有见识多外面的波折和经历,早期的诗作还写不错有树立远大志向的诗作,而中后期写的诗也大多基本是一些打油诗,能拿出手的寥寥无几,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属于流水账诗,我们今天最熟悉的两首莫过于

《秋围》

秋阳皎皎秋风起,千山万山收红紫。

南苑平芜晓色寒,游丝白日长空里。

我从前岁罢秋围,经年未到南海子。

重来历历忆旧游,真教见猎心犹喜…

《咏雪》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除了这两首诗外,别的诗作基本越到后期质量越差,纯属于了消遣娱乐之用。

但历史上就是这样的乾隆依然好过了很多混吃等死的老人,比他们有追求的多了。诗作数量虽大,流传却不甚广这是乾隆唯一的遗憾了吧。

本文作者:中国人文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