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美之十六 布宜诺斯(三)野史趣闻
作者:一朵梦云
3月27日,早餐后前往五月广场。五月广场初建于1580年,是布宜诺斯最早的中心地区。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的起义群众来到广场,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成立了第一届政府委员会,并把这一天定为国庆纪念日。从这一天起,五月广场就成为了共和国独立的纪念地和国家举办所有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13米高的白色金字塔形纪念碑,塔尖上是雕刻细腻、形象生动的自由女神像。这座五月革命纪念碑是为纪念在1810年五月革命中殉难的爱国志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四周是平整葱翠的草坪和土红色的小道,十分整洁美观。广场的东侧有一座西班牙式玫瑰色建筑物,这就是被称为玫瑰宫的政府宫。政府宫的建筑雄伟壮丽,地面以上两层是总统府,地下一层是博物馆。宫门前是五月革命领导人之一、国旗创制人贝尔格拉诺将军英姿勃勃的骑马铜像,将军身后高高飘扬着阿根廷国旗。广场的西侧有一座典雅的白色二层小楼,是布宜诺斯最早的市议会,也1810年起义者们聚集的会议楼,现为五月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场南侧是建于1863年的旧议会大厅。
广场的西北面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这是布宜诺斯最大最古老的教堂,教堂的外墙上有一个熊熊燃烧着的火炬,这就是著名的“阿根廷火焰”。 这火焰是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将军逝世100周年开始点燃的,至今不灭。火焰下面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向他们致敬吧!” 每年的独立节和革命节,历届总统和高级官员都来此默哀致敬。走进教堂大门,只见大厅两侧的走廊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空间,里面分别供奉着圣经故事中圣徒们的雕像,很精致、很华美、很神圣。靠近大门的一端,有一间墓室,门边两个站姿笔挺的阿根廷战士相对而立,墓室中央是圣马丁将军的灵柩。何塞·德·圣马丁将军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南美独立战争领导人之一,他领导阿根廷人民进行了独立战争,为拉美独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灵柩上盖着阿根廷国旗,三面站着三位女神雕像,正面是阿根廷女神,两边分别是智利和秘鲁女神。
走出教堂,离开了五月广场,前去参观博卡区。博卡西班牙语为“河口”之意,博卡区是布宜诺斯最早的港区,过去曾经是“红灯区”,现在这里仍然是布宜诺斯的贫民区,马拉多纳和贝隆夫人都是出自于这个街区。进入博卡区,首先看到的是路边一座长方形的建筑物,那是糖果盒球场,是“平民球队”博卡青年队的主场,这个只能容纳3万人的球场是南美洲最小的球场,但却是马拉多纳心中的“足球圣殿”。经过圣特尔莫古董街,来到了探戈的发源地卡米尼托小街,这是博卡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街道,街角一座楼房的二楼阳台上站着三个雕像,分别是马拉多纳和贝隆夫妇,可见博卡人对他们的热爱。小街很短,却很热闹,街上的建筑物涂着鲜艳夸张的颜色,墙上画着马拉多纳的大幅画像,街边有许多民间艺人的雕塑图画,大多是反映探戈主题的艺术作品。街虽小,饭店却不少,每个小饭店门口都奏响着舞曲,有着一两对翩翩起舞的即兴探戈表演者为客人助兴,并以此来招揽顾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漫步在小街上,体验着浓郁的探戈艺术氛围。我们从小街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那儿有一个简陋的小码头,乌黑的河水中飘荡着许多小游船,船上坐满了兴致勃勃的游人。小小的码头广场上有一对探戈舞者,他们以陪伴游人摆着探戈舞姿拍照片来赚取比索。广场上还有一个身材、相貌、衣着和马拉多纳十分相像的假马拉多纳,他在街上兜售着自己,确实也有不少游人解囊和他合影留念。陈旧杂乱的小街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快乐”,这是上帝给予穷人的恩赐。离开博卡区已是12点了,在京城酒家用了午餐,下午要去参观国会广场和科隆大剧院。

五月广场

五月革命纪念碑

贝尔格拉诺将军

玫瑰宫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

阿根廷火焰

圣马丁将军的墓室

博卡青年队主场

博卡区马拉多纳和贝隆夫妇

博卡区

假马拉多纳
本文作者:携程攻略社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