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严重低估的皇帝,历史贡献比肩康熙,遗憾的是太仁慈!野史趣闻
大家都知道,清朝12帝,有一位皇帝是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的,他就是康熙。康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颇大,他是历史贡献最大的清朝皇帝之一。

康熙大帝
康熙作为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历史贡献就是完成中国的统一:消灭了南明残余势力,结束了清、明内战;之后派遣大将施琅攻打郑成功,统一了台湾,完成了对中国领土的统一。然后是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地方割据势力,稳固了中央政权。再就是,和沙俄对抗到底,打赢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捍卫了国家尊严和领土主权。在对待蒙古部族噶尔丹,康熙御驾亲征教训了不听话的蒙古部落,并实行满蒙联姻的政策,解决了历史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少数民族问题,让蒙古心服口服,不敢擅自独立。

康熙解决了诸多历史难题
另外,康熙还主持了《康熙字典》的编撰,在文化上也算留有历史贡献。据康熙年间勘测的《皇舆全览图》,中国全境总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东至东海、南至西沙群岛、西至葱岭、北达贝加尔湖!
康熙在位期间,重视民生,减轻徭役,爱民如子,和他的继任者们共同完成了“康乾盛世”的缔造。

康乾盛世
可以说,康熙的这些历史贡献非常的大。但是,纵观清朝12帝,还有一位皇帝的历史贡献比肩康熙。
这位帝王就是光绪皇帝。
可能很多人说,这个傀儡皇帝能有什么历史贡献。但是,我要公平客观的说一句:光绪的历史贡献确实很大,比雍正乾隆的历史贡献都大!

有德之君清德宗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是历代皇帝中比较开明的皇帝。在亲政的10年里,(光绪亲政时间是1888年-1898年戊戌变法爆发前)在目睹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光绪帝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光绪皇帝痛定思痛,决心变法。光绪皇帝打定主意后,礼贤下士重用梁启超和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对这些维新派人士这样说:“朕如若有何过失,可以明言,朕一定改”。可以说非常的开明。

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
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执行了200多年后,光绪打破了这个政策。光绪年间,清朝派遣了无数的爱国人士出国留学、考察;并效仿西方,改编八旗子弟兵,采用西方军事训练方法,科举武考取消骑射转为考枪炮,并筹建军校。另外,允许民间自由办报,使百姓有了言论自由,可以直接上书中央。
光绪最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创建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正是光绪实行新法时下诏创办的。我们都知道,后来民国出了很多大师,这些大师或多或少与光绪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而因为有了北大,此后中国人民的意识开始觉醒。

京师大学堂开学仪式
如果说康熙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文治武功”,那么光绪的历史贡献则体现在锐意改革,并首先指明了中国未来前进的方向就是“效法西方”,他唤醒了国人的意识形态,为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他,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将大大地推迟。
当然了,光绪因为太仁慈,又错信了袁世凯,没能成功夺回实权,导致变法失败,自己也被软禁起来。但光绪敢于反抗慈禧,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他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应该得到人们的肯定!
本文作者:晨风读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