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中,势力最大的八爷党为何输的很惨,原来是因为这三件事野史趣闻

2018-11-09 16:03:05

康熙末年的众皇子之间的斗争,应该是整个清朝最为严重的皇室内斗了。九龙夺嫡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也被众多的影视剧以及历史爱好者所提及。

康熙皇帝在晚年时对于太子胤礽越来越不满。胤礽在康熙十四年就被封为太子,他从小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甚至于说是溺爱,这也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理的性格,变得乖戾暴躁。终于,在康熙四十八年,太子胤礽被废。皇子们看到了夺嫡的机会。在九龙夺嫡的几大势力中,势力最强的就是皇八子胤禩。八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还包括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

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出身于辛者库罪籍,所以胤禩的出身也很低微,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读书,磨炼自己的文武才能。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德才兼备,于是17岁便被封为贝勒,在众兄弟中早早便脱颖而出,并且在朝中、江南一带都有极好的声望。他待人真诚,礼贤下士,人称“八贤王”。按理说,这种不论是个人魅力还是势力都极强的皇子才应该最终脱颖而出才对,可惜胤禩不仅输了,还输得很惨,这全都是因为三件事。

其一,就是相师张明德案。相师张明德曾经为胤禩看过相,说他有大富大贵之相,言下之意就是预言胤禩最终能够继承大统。在胤礽被废以后,庶长子胤禔自知无望,于是转而支持胤禩,还说说看相人张明德说过胤禩一定能继承大统。这番话惹得康熙勃然大怒,对胤禩也逐渐心生厌恶,过了不久,张明德一案审结,康熙帝知道了胤禩在听闻张明德的狂言之后居然没有上奏,更加厌恶胤禩,于是把他革去贝勒爵位,张明德也被凌迟处死。

其二,就是大臣们对胤禩的支持。康熙帝在废掉胤礽太子之位后就有所后悔,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想要重立胤礽之意。过了不久,康熙帝觉得满朝文武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了,于是召集文武大臣,想要他们推荐一位新太子,他本以为朝臣们会支持胤礽,没想到以佟国维、马齐等人为首的朝中重臣居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这不仅使得康熙帝对胤禩的势力有了一个极大的了解,也使得向来厌恶结党营私的康熙皇帝对胤禩越加厌恶和提防。

其三,毙鹰事件。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巡视热河,胤禩并没有随行,而是在良妃去世两周年时去祭奠起死去的母亲。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希望能讨好康熙帝,不想这两只鹰到了康熙手里,已经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这令康熙皇帝极为愤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于是当着众皇子的面,责骂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胤禩以此大受打击,从此再与皇位无缘。

本文作者:白玉覆盖(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